1、五心燥热睡不着觉按什么穴位
1.1、安眠穴:位置:安眠穴在颈部,风池与翳风连线的中点。在家取穴时可以取坐位,头略低,耳后有两个大筋的凹陷处或枕骨下凹陷处即是。翳风在耳垂的后方。按揉方法:按揉前可以结合头部的左右侧弯各3次拉伸经络后,用同侧食指按揉同侧安眠穴,由轻到重,至指压处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左右交换,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1.2、神门穴:位置: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有安定心神的作用。按揉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各50次,以按揉时不感到酸痛为佳。
1.3、神庭穴:位置: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按揉方法:拇指指腹按揉50次。每天睡前按揉数次。
1.4、申脉穴:位置: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
2、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3、失眠的症状表现
3.1、睡眠质量差:许多患者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
3.2、睡眠感觉障碍: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许多病人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他一直在打呼噜。
3.3、睡眠浅容易做梦:病人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不管几时入睡,早上三点钟准醒,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失眠病人都知道,在睡不着觉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3.4、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患者说本来也很困,也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1、阴虚:治法:滋阴清热。方剂:大补阴丸合清骨散加减。药物:生熟地各15g,丹应10g,地骨皮10~15g。炙鳖甲15g(先煎),炙龟甲15g(先煎),知母15g,黄柏6g。白薇10~15g。方义:龟甲,鳖甲、生熟地滋阴,知母、黄柏、丹皮凉血泻火,白薇、地骨皮清退虚熟。加减:阴虚口干、咳嗽气短,加麦冬、沙参、五味子养阴补肺:潮热者加黄连、青蒿、秦艽退热:腰膝酸软,肾阴虚甚者加山萸肉、玄参滋阴补肾。
2、治法:养血清热。方剂:补肝汤加减。药物:生熟地各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枣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方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四物汤。是养血和血之主方。枣仁、木瓜补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凉赢清热。加减:口干咽燥者加麦冬、沙参、石斛养阴,四肢酸楚加鸡血藤、首乌补血。气虚而易疲乏者,则加黄芪、党参益气以生血。
1、失眠可导致职业受挫、事故高发:偶尔的失眠带来的是第二天的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的人预示有职业行为不佳,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工作力不从心。
2、失眠可导致精神障碍:有研究表明,持续1周失眠的人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定向障碍或共济失调,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连续失眠还会使人白天精神萎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影响社会功能。
3、失眠可导致自杀率增大:失眠可能导致的第三种后果,出现易激惹、情感脆弱、多愁善感、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缺乏兴趣、性欲减退、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4、失眠可诱发其他疾病: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