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宝宝上火,上火按摩的穴位
2017-06-01阅读:961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1. 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2. 宝宝上火的症状
3. 宝宝上火怎么办
二、宝宝上火的原因
三、宝宝上火吃什么好

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1、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1.1、上火症状:牙疼

俗语云:“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的祛火点在哪里?在足背,足背的2、3趾间缝处是足阳明胃经祛火点。每天按摩该处2~3次,每次1~2分钟,可缓解牙疼症状。

1.2、上火症状:烂嘴

祛火点在足第2趾。按摩第2趾末节指甲靠近第3趾侧,每天一次,每次100下。

1.3、上火症状:鼻火

祛火点在手上。拇指根部肌肉明显突出部位为手太阴肺经祛火点,可每天按摩2~3次,每次3分钟。

1.4、上火症状:眼屎

祛火点在无名指。在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侧,可用拇指指尖按摩此处,每日2~3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1.5、上火症状:尿黄

治疗尿黄的祛火点在足小趾外侧的趾甲角旁,最好选择在下午3~5点进行,此为膀胱最活跃的时刻,每天按摩2次,每次1~2分钟。

2、宝宝上火的症状

2.1、皮肤干燥

如果孩子皮肤发干发紧、干燥脱屑,甚至出现皮肤起皱、破裂等症状,往往是由于外界燥邪侵入体内,损伤津液导致津液亏虚,不能润泽皮肤之故。

2.2、大便干结

如果孩子大便干结,解手时比较困难,或是好几天也不排便,就说明燥邪已伤及孩子的肠胃津液了。

2.3、燥咳不止

如果孩子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舌燥等症状,一般是由于燥热损伤肺阴所致的燥咳症,此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滋阴润肺。

2.4、常流鼻血

孩子鼻腔内的黏膜血管丰富且又非常脆弱,燥热的空气容易引起鼻腔干燥而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而流血。

3、宝宝上火怎么办

3.1、补充水分

宝宝上火时,要适当补充水分,特别是吃奶粉的宝宝,补充宝宝体内所需的水分,同时也能清理肠道,促进肠胃蠕动,排除废物,缓解便秘。每次喂奶前半小时补充一些白开水。

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3.2、添加降火的辅食

6个月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降火的效果。如多吃些清火蔬菜泥,如白菜、芹菜、卷心菜、菠菜、青菜、莴笋、茄子、苦瓜等。少吃大葱、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类、巧克力以及油炸类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给孩子喂些绿豆粥、百合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汁、荸荠汁、梨汁、西瓜汁等都有降火的效果。

3.3、药物降火

宝宝一旦上火,为了不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就要进行治疗。给宝宝降火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安全性高的中成药给宝宝服用,切勿拖延不治,以免体质下降,更容易患上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病症。

宝宝上火的原因

1、内因: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

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宝宝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宝宝上火吃什么好

1、白菜: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2、芹菜: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3、莴笋: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4、梨: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5、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

6、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