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养胃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急性胃炎,胃炎怎么得的
2017-05-03阅读:9812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急性胃炎怎么得的
二、急性胃炎的症状
三、急性胃炎病发时要该怎么应对

急性胃炎怎么得的

1、导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病毒感染

经常导致肠胃炎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肠胃炎的主要原因,而且遍及全球,不分贫富。70%儿童肠胃炎都是因为受到病毒侵袭,但大部份成年人则因为曾经接触过轮状病毒,所以有免疫能力。

2、导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细菌感染

儿童的肠胃炎之中,细菌感染占15%;最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和空肠弯曲菌。

一般此原因感染肠胃炎的儿童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污染了的食物而发病的。曾被发现带菌的蔬果和食物包括未煮熟的鲜肉、鸡、海产、蛋、成长中的芽菜、未经消毒的牛奶、软干酪、果菜的榨汁。

急性胃炎怎么得的

3、导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寄生虫感染

多种原生动物可导致肠胃炎。最常见的是蓝氏贾第鞭毛虫,而阿米巴变形虫和隐孢子虫感染也有报道。作为一类病原,它们约占儿童肠胃炎成因的10%。

4、导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传染

传染会通过饮用被污染的水,或者共同使用一些私人物品而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没有正确消毒的奶瓶喂奶也可使婴儿发生感染。

5、导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非感染性

非传染性的肠胃炎也有很多因素造成。一些较常见的原因包括: 药物(如非甾类抗感染药),食物(如乳糖——在那些无法耐受饿的人群中)和麸质(在那些患有乳糜泻的人群中)。

6、其他引起胃炎的原因

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的症状

1、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3、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急性胃炎怎么得的

4、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5、呕血与便血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

6、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7、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8、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出现脱水。

急性胃炎病发时要该怎么应对

1、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

急性胃炎怎么得的

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6、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