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侧卧位是临床常用手术体位,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胸腰部手术和髋部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优点。
2、在外科手术中,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侧卧位是临床常用手术体位,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胸腰部手术和髋部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优点。同时,侧卧位可能造成患者生理学改变,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褥疮等并发症。
3、侧卧位是一种重要的体格检查体位,患者右侧卧位,具体动作要点:躯干侧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放于检查床上。此姿势可以做肛门反射,肛门检查,还可以在此体位下行臀部及下肢肢体感觉检查。
所有昏迷病人都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仰卧位一旦出现呕吐来不及经口吐出,将会在吸气的时候吸进气管,轻者造成肺部感染,重者造成窒息最终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可能。
所以常见的醉酒、脑血栓、脑出血、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癫痫发作、安眠药中毒、低血糖昏迷、高热、中暑、创伤导致的昏迷患者,陪人或者家属等均应该使患者处于侧卧位。
一旦出现呕吐,既能够让呕吐物自然而然可以经口吐出,而且还可以方便在场的人帮其自口角由上至下擦除呕吐物,减少窒息的风险,切记切记!
1、仰卧位
1.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肺部并发症。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以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方法:去枕仰卧,头部应转向一侧,将枕头横置于床头。
1.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方法:抬高病人头胸部l0°~20°,抬高下肢约20°~30°。
1.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检查;导尿的病人,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方法: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2、侧卧位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等。
方法:侧卧,下腿稍直、上腿弯曲,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
3、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使静脉血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腹部手术后病人,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
方法:摇床,先摇起床头支架呈4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放膝下支架,再放床头支架。
4、俯卧位
适用范围:腰、背部手术或检查;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方法:病人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部两侧,两腿伸直,在胸下和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转向一侧,使病人舒适,又不影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