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腰椎间盘突出,腰部保健,腰椎间
2016-11-11阅读:995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1.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腰痛
2.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下肢放射痛
3.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肢体麻木
4.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肢体冷感
5.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间歇性跛行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锻炼方法
三、腰椎间盘突出很痛如何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1、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下肢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肢体麻木

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肢体冷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间歇性跛行

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锻炼方法

1、勾脚

即仰卧位,脚背脚尖向上翘(请想象只用脚跟跺脚时该怎么办)。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慢慢勾脚至最大限度,停留3-5秒后放松为1次,建议1组10次开始,1组后休息,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可牵拉被压迫或刺激的坐骨神经(腰突易发节段为腰4-5,腰5-骶1,因此坐骨神经受压较多),调节神经兴奋性,有止痛并促进康复的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2、屈伸膝关节

即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伸直交替。

锻炼方法:双侧锻炼(健侧患侧均需锻炼)。勾脚的前提下,行膝关节屈曲伸直动作,动作和缓,伸直时停留3-5秒,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并可通过髋关节屈伸对腰臀部肌肉软组织起到轻微的锻炼。

3、直腿抬

即仰卧位,保持下肢伸直状态尽可能上抬离开床面。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下肢上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秒左右,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3-5组即可,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但效力更强。

腰椎间盘突出很痛如何缓解

1、调节汽车座位。调节好汽车座位高度可以减轻腰部压力。坐下时,双膝高度超过臀部,会增加腰部压力,时间一长会导致慢性腰背疼痛。所以长时间开车的人应保持座位的平整。

2、打坐和深呼吸疗法。打坐和深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法。在早晨或傍晚,选择一个较安静的地方,采用盘坐式,闭上双眼,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其效果和背痛理疗一样好。

3、运动疗法。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背痛。这些运动有跑步、游泳、健身操等。而对于那些因为运动不当导致的背痛,可通过瑜伽等拉伸运动缓解。

4、纠正坐姿、走姿、睡姿。为了防止背痛,要记得纠正坐姿、走姿、睡姿,让自己的动作随时都保持笔直优雅。你还可以通过经常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疼痛。

5、枕头疗法。背痛在夜间会加重,如果睡觉时膝盖下方垫上枕头,就有助于减轻背部压力,缓解疼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