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不发烧腹泻,腹泻
2016-11-20阅读:995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不发烧腹泻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1. 细菌感染导致不发烧腹泻
2. 晚上没盖好被子让肚子着凉导致不发烧腹泻
3. 一些肠系疾病导致不发烧腹泻
二、不发烧腹泻吃什么食物好
1. 不发烧腹泻可以喝粥治疗
2. 不发烧腹泻可以吃水果辅助治疗
三、不发烧腹泻不能吃什么
1. 不发烧腹泻不能吃田螺
2. 不发烧腹泻不能吃含纤维食物

不发烧腹泻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1、细菌感染导致不发烧腹泻

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显微镜下发现大便中含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沙门菌属感染:多有不洁饮食史,常有腹胀、腹痛与腹泻症状。大便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少有脓血,大便每天3~5次不等。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沙门菌或伤寒杆菌等)。大肠埃希杆菌性肠炎:常有不洁饮食史。起病较急,可有畏冷、发热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呕吐。腹泻多以水样便为主,也可有黏液和脓血。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小肠弯曲菌感染: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伴有腹泻,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效好。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感染:临床表现与弯曲菌感染大致相似,腹泻等症状常较轻。

不发烧腹泻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2、晚上没盖好被子让肚子着凉导致不发烧腹泻

一般是由于晚上没盖好被子,让肚子裸露在外,着凉后就会导致腹泻。肠胃寒凉过度,容易导致功能紊乱,大便糖稀。这种情况通过用开水冲红糖姜水喝可以较快好转。如果不小心吃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夏天的凉菜,很多小吃店或饭店的凉菜都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人们吃了会引发腹泻。这时要及时去看医生,吃些药会好的快。

3、一些肠系疾病导致不发烧腹泻

一些肠系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等可使结肠蠕动亢进而腹泻;此外,类癌综合征分泌的血清素,肥大细胞增多病分泌的组织胺,胃泌素瘤分泌的胃泌素,甲状腺髓样癌分泌的前列腺素、血清素和低血钙素等,都可使肠道蠕动增加,引起腹泻。晚期胃癌、直肠癌、慢性胃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克隆氏病等,都可引起急性、慢性的渗出性腹泻。可见粪便中附有渗出液、粘液及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但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不发烧腹泻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不发烧腹泻吃什么食物好

1、不发烧腹泻可以喝粥治疗

拉肚子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现在一些小胖墩无肉不欢,家长怕孩子不肯吃饭,体力不能恢复,便煮肉粥给孩子吃。“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专家指出,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不发烧腹泻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2、不发烧腹泻可以吃水果辅助治疗

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辅助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苹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拉肚子,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不发烧腹泻不能吃什么

1、不发烧腹泻不能吃田螺

田螺性寒。《别录》中还认为:“汁,大寒。”所以《本经逢原》指出:“过食,令人腹痛泄泻。”螺蛳性同田螺,亦为大凉之物。《本草汇言》中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对于寒湿型泄泻、脾虚型泄泻及阳虚型泄泻,两者尤不宜食。

2、不发烧腹泻不能吃含纤维食物

在腹泻期间,患者一定要注意,对于一些富含有粗纤维的水果以及蔬菜都要尽量的避免,以免出现腹泻加剧的情况。比如像菠萝、柚子、柠檬、广柑、菠菜、白菜、竹笋、茭白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长纤维素,这些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让你的腹泻情况更加的不受控制。

上一篇:两岁宝宝,发烧腹泻 下一篇:宫寒,卵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