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吞气症,吞气症的治疗
2017-04-14阅读:959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吞气症怎么治疗
二、吞气症的预防
三、吞气症的胃肠道功能状态

吞气症怎么治疗

1、吞气症怎么治疗

1.1、母亲在喂养时要采取合适的体位,不能卧位,采取立位或坐位较为合适。

1.2、母亲的奶头括约肌过度紧张、出奶太慢,或者奶头太短甚至内陷都是吞气症的诱因,所以母亲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乳头,及时纠正,为哺乳做好准备。

吞气症怎么治疗

1.3、吞气症好发于性情急躁的孩子,所以在喂奶前应给予精神上的抚慰,使其情绪稳定,不要在孩子哭闹、情绪激动时喂奶。

1.4、发生婴儿吞气症时,可用湿热毛巾敷在小儿腹部(注意不可烫伤),或用手轻轻按揉,肠痉挛会很快消失。

1.5、大部分患儿出生6个月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2、吞气症的发病原因

2.1、奶头括约肌紧张(30%):母亲的奶头括约肌过度紧张,出奶太慢,或者奶头太短甚至内陷,小儿吃奶时不易吃到奶,于是用力吮吸,在此过程中就吞入了大量的空气。

2.2、喂奶姿势不当(30%):有些家长喂奶姿势不当,奶瓶斜着,奶嘴没有充满乳汁,小儿在吸奶过程中,同时也吸入了大量的空气。

3、吞气症的症状体征

3.1、诊断标准:在一年之内至少有三个月间断性的出现以下两个以上的症状和体症,

3.1.1、吞气(air swallowing);

3.1.2、由于消化道内的气体增加而引起腹胀;

3.1.3、反复嗳气(belching)和肛门排气增多。

3.2、临床表现:在哺乳中,突然中断吮奶,表现烦躁不安,两手握拳,啼哭不停,面红耳赤或面色苍白,或有的在睡眠中突然惊醒,高声尖叫,头向后仰,辗转不安,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手脚发凉,吐奶不止,发病时孩子肠鸣音亢进,放屁频频,放屁后小儿大多恢复正常,

轻症患儿可能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但临床医师能观察到患儿有反复自动吞气动作,家长能观察到小儿食欲下降,腹胀,过度的肛门排气和打嗝(burping),这些症状在睡眠时消失,吞气症有时易与胃食管反流,慢性麻痹性肠梗阻相混淆,经认真检查可以鉴别。

吞气症的预防

对于小儿吞气症是可以预防的:

吞气症怎么治疗

预防小儿吞气症,要注意定时给孩子喂奶,饮食有规律,不要让孩子饿得太久。母亲应检查自己的乳头,发现有异常,应及时纠正,为以后哺乳做好准备。要注意喂奶的方法与姿势。人工喂养时,让奶嘴充满乳汁。

吞气症的胃肠道功能状态

1、癔球症自觉喉部不适,胀满、受压或堵塞。多见于绝经期妇女,多由精神因素和强迫观念,经常作吞咽动作以求缓解症状。但在进食时并无症状,亦无吞咽困难。

2、心理性呕吐又称神经性呕吐。多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呕吐,无明显恶心、呕吐并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也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在呕吐后即可进食。故多无明显的营养障碍。该症的发病可伴有癔病色彩,如易受暗示、突然发作、夸张拙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吞气症怎么治疗

呕吐也可能有条件反射因素,如某些印象不良的食物、药物、气味等,甚至某些特定的情景,均可以引起呕吐。

3、神经性嗳气(吞气症) 又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企图通过嗳气来缓解自觉的胃肠充气所导致的腹部饱胀和不适,实际上是由于不自觉地反复吞入大量空气才导致嗳气不尽。此症有癔病色彩,多在有旁人在场时才发作,很少独自一人而嗳气不止。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