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肝火旺,肝火旺长斑
2017-05-17阅读:1014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1. 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2. 肝火旺长斑的祛斑方法
3. 肝火旺表现有哪些
二、肝火旺的危害
三、肝火旺吃什么好

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1、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1.1、多补水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体内的毒素几乎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不够,体内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释,较难排出体外,这对肝脏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1.2、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休息时间影响着肝脏的健康。晚上的11点到凌晨3点的这段时间,血液会流经肝脏、胆,身体应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肝脏的代谢和修复才能顺利的进行。长期睡眠时间不足的人,容易导致肝火上升的问题。

1.3、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人的情绪对肝脏的影响非常大,肝脏喜疏恶郁,生气发怒生闷气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所以养肝一定要注意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无故生气、发火,即使是生气也要控制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2、肝火旺长斑的祛斑方法

2.1、每晚用胡萝卜汁加牛奶涂于面部,第二天早上再洗去。

2.2、30克杏仁与适量鸡蛋清混合调匀,每晚睡前搽于面部有雀斑处,次日早晨用白酒洗掉。

2.3、将带根的香菜洗净,加水煎煮,用菜汤洗脸,坚持使用可以令面部的雀斑逐渐消除。

2.4、米醋浸白术,每日搽面。

2.5、生姜50克(干姜减半)入500毫升50%酒精中密闭浸泡15天,早晚擦于洗净的患处。

2.6、桃花、杏花各10克以水浸泡,过滤浸汁,用于洗脸。

2.7、将苹果去皮切块捣泥,然后涂于脸部,如系干性过敏性皮肤,可加适量鲜牛奶或植物油,油性皮肤宜加些蛋清。15-20分钟后用热毛巾洗干净即可。隔天一次,可消除面部雀斑。

3、肝火旺表现有哪些

3.1、头晕口干

身体上部具有热或者上冲的特点,会有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不良的症状。

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3.2、月经失常

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3、食欲下降

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3.4、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指肝火旺造成的上部有热或者上冲的症状,比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苦、甚至发狂、晕厥、呕血等。

肝火旺的危害

1、斑点来敲门

常听人说“生气会长斑”!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对应着各个脏腑器官,其中“怒”对应的就是肝。经常发脾气、易动怒就会损伤肝功能。

2、肤色黯沉,毫无光泽

在人体各个器官中,肝脏承担着“代谢”和“解毒”的重要责任,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污水处理场”。所谓代谢是指对所摄取的营养进行转换,所谓解毒是指将有害物质无毒化,起到净化污浊血液促进循环的作用。如果肝功能低下,其净化的功能也会减弱,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无法排毒,同时血液循环也会受阻,肤色自然也就变得黯沉无光,尽现憔悴。

3、肤质粗糙

肝功能低下会对脂肪酸的合成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皮肤和血管硬化。令肌肤变得敏感、粗糙、角质增厚,甚至提前老化失去年轻娇嫩的健康状态。

肝火旺长斑怎么调理

肝火旺吃什么好

1、包菜

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2、木耳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3、海藻

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维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结之功效。据研究其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质氧化以及抗溃疡。

4、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上一篇:腿酸无力,腿酸 下一篇:发烧,腹泻,婴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