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腹泻,先要稳住宝宝的情绪,不要让宝宝害怕的哭闹,这样会加重病情。然后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不要让他觉得很难受。
宝宝因腹泻会导致屁股红红的,有些疼了,家长要在宝宝便后及时洗洗宝宝的屁股,尽量用温水洗,不要用纸使劲擦,宝宝会很疼。如果屁股红的厉害,可以在洗完屁股擦干后抹上一些红霉素眼膏比较好。
如果宝宝发烧了,先要给他额头贴上退热贴,帮助宝宝降低体温,不超过38°5就不用着急喝退烧药。超过了再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喝退烧药。
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因为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宝宝妈妈们,不要忘记了哦!),半小时后再喝奶,喝奶后再喝几口水(以便稀释奶和清洁口腔)。
5.1、喝奶时间要有规律,有间隔,2到3小时一次,晚上可以3到5小时,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娇嫩,发育不完全,需要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
5.2、中间时间以喝白开水为主,不要吃其他东西,补充充足水分,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完善,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5.3、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海鲜,不要吃过冷和过热的食物,水果也要有选择,以平性为主,也要多喝白开水。注意乳头卫生,一旦乳腺发炎,要停止喂母乳。
5.4、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营养不全(没有母乳好),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虚弱,要随时观察宝宝,调整饮食的量。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宝宝一周岁,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渐渐迟缓下来,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降低了不少,因此宝宝饭量的增加也会相应的减少。如果此时父母一厢情愿地为宝宝增加食物供给,是不切合宝宝的实际需要的。
所以说,父母在为宝宝制定喂养计划时,一定要分析宝宝的具体情况,根据他的实际需要设定饭量。当宝宝不肯吃饭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勉强,更不能逼迫,否则会适得其反。
另外,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对走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对于玩的兴致也很高,于是经常在吃饭时不能集中注意力,食欲不佳。这时,如果家长总是追在宝宝后面喂饭,宝宝会逐渐把躲避你的追和撵当成一种娱乐,就更没有心思吃饭了。
因此家长应该在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方面下功夫。首先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吃饭,甚至所坐的桌椅、所用的碗碟勺子也要固定。吃饭时不要让宝宝一边吃一边玩,更不能养成宝宝前边跑,大人后边追着喂的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