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贴治疗宫寒吗
三伏贴治疗宫寒可以贴在以下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命门穴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同时还要加上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治疗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2、宫寒是怎么造成的
2.1、体质
有的女性体质天生较寒,但是绝大部分是因后天因素形成寒性体质,比如很多女生爱吃冰淇淋、冬天为了漂亮轻便穿的衣服很薄,这些都会损伤身体阳气。
2.2、夏日空调
入夏之后,很多女性朋友进入“能穿多少穿多少”模式,各种露肩、露背、露肚脐、露大长腿,但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室内的24℃左右,此时子宫正在受着外界寒冷的侵袭,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
2.3、吃凉太多
中医认为,女性体质属阴,不宜贪凉。即使在大热天,冷饮、冰淇淋、瓜果等一些寒凉食物也要少吃,冬天就更要少吃了。因为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掉人体阳气,导致寒邪内生,损害子宫健康。
3、三伏贴的作用
三伏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1、导致卵巢疾病的发生
中医所讲的胞宫受损,温煦气化不足,肾气虚寒,由于卵巢疾病宫寒引起的功能低下直接影响卵巢正常的排卵功能,影响卵巢正常的内分泌功能,造成排卵障碍,或不排卵,促使女性激素水平的下降。
2、子宫本身疾病的发生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地方,也是精子通过到达输卵管和卵子结合的必经通道,子宫疾病引发宫寒必然影响女子生殖系统的正常内分泌,进而影响正常的月经,引发月经不调,同样影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结合,使之无法形成受精卵
3、输卵管疾病的发生
宫寒同样容易导致输卵管功能的不调和低下,甚至输卵管完全丧失自身正常的功能,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由于输卵管疾病因素而导致的宫寒。由于输卵管本身功能的下降,输卵管末端(伞部)捡拾"卵子"的作用,以及输卵管的正常蠕动作用,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最终导致卵子和精子不能很好的结合,甚至根本无法结合形成受精卵。
1、反应强烈很正常
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2、要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3、抓住有利时机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这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易渗透到体内。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这两个时间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