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嗓子痒,缓解嗓子痒
2017-10-22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如何缓解嗓子痒
二、嗓子痒吃什么水果
三、嗓子痒不能吃什么

如何缓解嗓子痒

1、如何缓解嗓子痒

干西瓜皮30克,加水煎服。对唇裂咽痛有效。

罗汉果一个含在嘴里或者泡水喝。对轻微的嗓子痛有效。

蒲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泡水喝。对病毒引起的嗓子痛有效。

百合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对嗓子干、口干有效。

用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上。对咽炎和嗓子有异物有效。

麦冬、山豆根、金银花各适量泡水喝,加点冰糖也可以。对咽炎有疗效。

杏仁500克,炒干、粉碎,加红糖适量,搅匀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治疗慢性咽炎有良效。

平时或者临睡觉前咬一快鲜白萝卜含在嘴里即可。一位患者20多年的咽炎和口干,用此法居然痊愈了。

将生萝卜洗净,捣烂取汁400克,与生姜汁50克拌匀,然后用白糖50克,水煎后频饮。此食疗对慢性喉炎有效。

2、嗓子痒的原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降低等。

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消化不良、大便长期秘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肝脏病变、糖尿病及慢性肾炎等。如何缓解嗓子痒

3、嗓子痒怎么治疗

一般疗法:卧床休息,多喝水,吃稀软食物,禁烟酒,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上述方法对急性咽炎的早日痊愈十分重要、但往往被病人及家长所忽视而造成病势迁延或并发其他疾病。如果因咽痛而影响进食者,应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咽痛剧烈或体温较高者,可口服apc,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安痛定、柴胡注射液。

局部治疗:含服溶菌酶片、杜灭芬喉片、碘含片、六神丸等;用复方硼砂液、洗必泰漱口液、温淡盐水含漱;发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或2%硝酸银液涂擦咽壁,以助炎症消退;雾化或熏气治疗,吸入药气,对局部炎症有效,病人也感到舒适。

嗓子痒吃什么水果

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滋阴降火的功效。梨富含水分和维生素C,是适应秋天气候干燥的佳果。梨对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咽干、声嘶、痰稠有良效。梨富含钾,还有降血压的作用;煮熟的梨,有利于肾脏排出尿酸,可以不可以防止疼风。

樱桃

味甘酸、性温,有补血养颜、温脾暖胃的功效。现代研究,樱桃含铁丰富,又含柠檬酸和维生素C,是补血之佳果。先百果而熟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对咽喉炎患都可增强脾胃功能,增强免疫系统作用。

枇杷

枇杷全身皆可入药,而果实可起到润肺利尿,清热健脾,对肝脏有良好的养护之功。富含维生素C,可抗坏血因子。枇杷可止咳、润肺、利尿、健胃、清热,对慢性咽喉炎病人起来滋润作用。不过患有白癜风者忌食,因维生素C可阻止黑色素的沉积。如何缓解嗓子痒

柚子

肉质嫩软,清甜幽香,富有营养,它的维生素C比苹果还多出20倍以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富含糖类、维生素、磷、铁、柠檬酸,胰岛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具有补血益气,润肺化痰、止咳定喘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对咽喉肿疼、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嗓子痒不能吃什么

不能够吃爆米花,爆米花对于嗓子痒的人来说是一定不能够吃的,因为爆米花特别容易造成上火的问题出现,如果你在嗓子痒的情况之下再吃爆米花的话,就会让上火的问题变得更加的严重,大家一定要避免。

不能够吃鹅肉,鹅肉是发物食品里面的一种,鹅肉也是甘润肥腻的东西,特别容易生热助痰,所以出现嗓子痒或者是嗓子疼痛的人就不要再吃鹅肉了。

喉咙痒不能吃的食物还有羊肉,羊肉是温热性的肉类食物,多吃的话就容易让人上火的问题更加的严重。凡是有咽喉肿痛的人,都是由上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羊肉也是不能够吃的。如何缓解嗓子痒

还不能够吃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也是温热型的食物,味道比较的甜,容易引起痰多上火的问题。如果嗓子已经有痒的问题,那么就不要再吃龙眼肉了,会让身体上火的情况更加的严重,还会造成嗓子肿痛的问题出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