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风疹,治疗
2017-12-29阅读:949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二、如何做才能预防风疹的发生
三、风疹的症状有哪些

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1、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1.1、一般疗法

患有风疹的病人一般症状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发作症状比较明显的人,应该卧床休息,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的情况以及患有结膜炎的人可以进行对症处理。

发作症状比较明显的人,应该卧床休息

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1.2、并发症治疗

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1.3、药物治疗

除对症治疗外,还可以服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这些药物似乎有助于减轻病情。

2、风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2.1、邪袭肺卫型

【症状】发热、恶风、流涕伴有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及四肢,分布均匀不密集、细小2~3天消退,有搔痒感。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薄白。

【验方】金银花10g、连翘15g、竹叶6g、牛蒡子6g、桔梗6g、甘草3g、荆芥5g、薄荷5g、豆豉6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lOOml。

2.2、邪毒炽盛型

【症状】高热、口渴、心烦、疹点密集、疹色鲜红或暗紫,皮肤搔痒较甚,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

【验方】连翘15g、黄连3g、地丁l0g、桑叶l0g、菊花l0g、薄荷6g、牛蒡子6g、蝉衣3g、赤芍6g、红花3g、芦根l0g、瓜蒌仁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lOOml。

3、治疗风疹的小偏方

清热解毒汤

银花15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板蓝根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银牛连防汤

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荆芥10克,桑叶10克,生地10克,黄芩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

清热消疹方

苍耳子10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6克,薄荷6克,皂刺5克,连翘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有疏风清热之功。

如何做才能预防风疹的发生

常见的风疹有两种,一是有些人在冬季寒冷天气,经冷风一吹或冷水刺激,身上特别是四肢皮肤,出现红肿风疹块,又痒又痛,十分痛苦。有些病人在数月或数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寒冷过敏现象会自行消失,但也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者。其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过敏体质及遗传有关。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主要是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息斯敏等。预防方法冬天除了注意保暖以外,对于整个冬天都易反复发病的患者,可每天口服息斯敏0.5~1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另一种是通常所说的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寒冷天气没有直接关系。冬春两季是风疹的多发季节,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常可形成流行。风疹患者是本病的惟一传染源,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风疹病人有发热、咳嗽、流涕、纳差等症状,偶有腹泻、呕吐、咽痛或头痛。皮疹通常最早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一天内可布满全身,呈浅红色斑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斑丘疹或丘疹,大小形状不一,可融合成片,四肢较少,躯干部可密集成片

风疹的症状有哪些

1、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2、风疹初期症状病初1~2天风疹的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3、风疹的症状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出皮疹后风疹的症状表现为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