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麻疹, 麻疹出疹顺序
2018-02-15阅读:946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麻疹的出疹顺序
1. 患麻疹的出疹顺序
2. 麻疹有什么并发症
3. 麻疹如何确诊
二、麻疹如何护理
三、怎样才能预防麻疹

麻疹的出疹顺序

1、患麻疹的出疹顺序

麻疹出疹期:发病3-4日,先从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麻疹的出疹顺序

2、麻疹有什么并发症

2.1、肺炎

除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外,在病程各期尚易并发继发性肺炎,以出疹期为多见。病原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腺病毒。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出现气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有中、小湿啰音。

2.2、喉炎

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出现声音嘶哑,有刺激性干咳。重症喉炎多系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则有声嘶加剧。咳嗽犬吠样,出现喉梗阻现象,缺氧、青紫、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三凹征明显。如不及时处理,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则可迅速发展至三度喉梗阻而窒息致死。

2.3、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小儿及并发肺炎时。临床表现为气促缺氧明显,四肢冷、发绀、心率快、心音弱、肝脏增大。心电图显示T波和ST段改变及低电压。病毒重危。

2.4、脑炎

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其他出疹性疾病为多,发病率约1‰~2‰。多发生于出疹后2~5天,偶见于前驱期,也可在出疹后2~3周发病。早期可能由麻疹病毒直接引起,而晚期发生者多有脑组织髓鞘病变,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3、麻疹如何确诊

3.1、一般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若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麻疹的出疹顺序

3.2、抗体检测

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3.3、抗原检测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并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3.4、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要在感染早期进行,有报道皮疹出现后32小时就很难从血液及鼻咽洗液中分离到病毒。

麻疹如何护理

1、高热的护理

小儿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

2、皮肤粘膜的护理

及时评估患儿透疹情况,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

3、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喂开水及热汤。

4、病情观察

小儿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

怎样才能预防麻疹

1、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麻疹的出疹顺序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3、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对小儿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4、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