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备孕注意谨慎用药!孕前的“空档期”却常常被忽略,不少年轻的新婚妇女就是在这个期间误踏“雷区”,下面教你备孕注意谨慎用药。
备孕注意谨慎用药!
未准妈妈待孕期须慎用药 怀孕后不能胡乱服药,看病时把怀孕的情况告知医生,让医生谨慎处理,这是大部分孕妇都具有的常识。但孕前的“空档期”却常常被忽略,不少年轻的新婚妇女就是在这个期间误踏“雷区”,被迫做人工流产或是忧心忡忡地度过整个孕期的。
药剂师提醒新婚人士,育龄妇女从停月经后至临床上确定怀孕前也要谨慎用药,避免胎儿有致畸的风险。 有不少早孕的妇女表示自己在孕前“空档期”因不知道怀孕而服用了孕妇忌服或禁服的药物,有的甚至接受了放射线检查。
抗真菌药物让她忐忑不安
32岁的阿玲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告诉她,她比正常妇女的受孕几率要低一些。结婚后,渴望要孩子的她一直没有避孕。不久前,阿玲因皮肤病用了几天以往也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病情好转后,阿玲同时也发现自己怀孕了。 心怀喜悦的她无意中看到斯皮仁诺的药物说明书有“孕妇忌服”的字眼,阿玲忐忑不安地到处咨询医生,胎儿会否畸形?像她这样年龄偏大又有影响怀孕因素的妇女是否应该保留胎儿?当阿玲得知,斯皮仁诺在动物试验中被证实有致畸的危险,而在人类中还没有相应的实验数据,风险难以评估时,经再三衡量,仍然决定保留胎儿,但此后,在妊娠期间,令人愉快的怀孕体验已被担忧所代替。
孕期不宜接种疫苗
从优生优育的原则上来看,任何药物(营养类药物除外)在整个妊娠期间都是不宜使用的,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哪一种药物对胎儿来说是绝对安全的,胎儿期是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发育迅速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妊娠的前3月内,宝宝的重要器官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就更大。
即使是像维生素、叶酸等营养类药物,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过量服用有可能出现中毒现象。例如,妊娠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致胎儿的高钙血症和智力低下;而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则可在妊娠早期造成胎儿畸形流产。此外,为避免患上传染病而接种疫苗,对孕妇来说也是不适宜的,在整个孕期里孕妇都不能接种疫苗。
待孕期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药师提醒,所有育龄妇女都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凡婚后没有避孕又打算要孩子的,只要不能排除怀孕可能的,最好不要服用任何药物,在看病、体检时,应把已婚待孕的情况告知医生,实在有必要用药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衡量利弊慎重地作出选择,以避免不利因素对孕育健康宝宝的内环境造成干扰。 如果在这个期间内用药,特别是注明孕妇忌服或禁服的药物,应迅速到医院咨询医生或临床药学师,让他们对药物致畸作出风险评估。
孕前用药原则
原则1:任何药物的应用,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原则2:若有服药,应养成记录用药(药名)的习惯,以便需要时能明确地提供所服的药物名称,以评估药物对胎儿是否造成影响及影响程度。
原则3:若因患甲状腺、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特殊疾病而需要长期服药者,应先告知医生,并向医生咨询,切勿因为计划怀孕或已怀孕而自行停药,以免影响原有的疾病致病情恶化。
原则4:定期做产前检查,以了解胎儿的状况。
原则5:服用药物时,应注意包装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等字样。
原则6:切忌听信偏方、秘方而滥用药物。
原则7: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则不要用。
原则8: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就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
原则9: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
原则10:禁止在孕期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
原则11: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
原则12:怀孕前或孕期,若遇任何用药的问题,都应向专业的医生或药师做咨询。
除了以上的内容,下面小编小编提醒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带来健康的宝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