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当把宝宝从医院带回家里,妈妈爸爸们就要开始每天照顾宝宝啦!怎样给新生儿洗澡,下面就一块来学习一下。
对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来说,给宝宝洗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宝宝出生后,在产妇还没出院的这些日子,会有专门的护士给宝宝洗澡,一旦出院,父母就要亲自给宝宝洗澡啦。
新手妈妈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呢?宝宝出生后2小时,若体温正常便可洗澡,洗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洗澡前应先将干净的衣服与尿布准备好。室温控制在24℃—26℃,水温应接近宝宝的体温(37.5℃左右)。洗澡宜在吃奶前进行,以防在洗澡的过程中发生吐奶现象。
准备用物:婴儿专用洗澡盆1个(准备半盆温水,水温在38℃—43℃左右)、柔软棉质毛巾2条、浴巾或海绵1块、婴儿洗发香波、婴儿专用浴液、消毒棉棒1包、装有温水的茶壶1把、盛污物的小盘1个、小剪子1把、干净上衣若干。
步骤
1.在洗澡前要把用具准备好,包括浴盆、小毛巾、浴巾、更换的衣服、尿布等。
2.清洗的第一道工序可以清洗脸部,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堵住新生儿的耳道,用小毛巾沾水。轻拭宝宝的脸颊,眼部由内而外,再由眉心向两侧轻擦前额。洗耳朵时,用手指裹毛巾轻擦耳廓及耳背。不要过深探入鼻孔、耳道进行清洁。
3.把脸擦拭干净就可以洗头了,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宝宝的屁股,左手掌和左臂托住宝宝的头,用右手慢慢清洗。洗头时将洗头水搓在手上,然后轻柔地在新生儿头上揉洗。有时婴儿头上会出现鳞状斑块,别用指甲去抠,它会自动脱落。洗净头后,再分别洗颈下、腋下、前胸、后背、双臂和手。由于这些部位十分娇嫩,容易糜烂,因此清洗时注意动作要轻。
4.洗完上身后用浴巾包裹住,再把新生儿的头部靠在左肘窝,左手握住新生儿的左大腿,依次洗新生儿的阴部、臀部、大腿、小腿和脚。要注意清洗皮肤皱褶处。
5.洗完后用浴巾把水分擦干,动作要快。用爽身粉少而匀地扑在皮肤皱褶处,并用碘酒轻擦肚脐。
6.最后给宝宝穿上干净的衣服,用尿布包好,整个过程就告结束。
护理要点
一般先洗头和脸,接着洗前身、后背、手和脚。
洗头面时,用左手掌心托住宝宝的头,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将宝宝的两侧耳廓折向上方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洗澡水流入宝宝的耳内,引起耳内感染。然后用柔软的浴巾轻轻擦洗新生儿的面部、眼角及耳廓内。
头面洗好后,若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仍将新生儿托于手中,用柔软的毛巾擦洗身体,但不要让脐带沾水,以防感染。如脐带已脱落,可将宝宝放在浴盆中,在盆底垫一块柔软的浴巾或海绵,用手掌支起宝宝的颈部,手指托住他的头后部,让头高出水面,然后再由上而下轻轻擦洗身体前面的每个部位。
如宝宝皮肤皱褶处有胎脂,应细心地轻擦。如果不易去除,可涂一些植物油后再轻轻擦去。
前面洗好后,翻转宝宝的身体,让宝宝的面部朝下胸部,手指分开托在双侧腋下,清洗背部及肛门周围。
最后清洗四肢,包括腹股沟及腋窝。用手掌托住他的身体所有部位都洗好后,立即将宝宝包在干爽的毛巾中,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身体,把身上的水吸干,然后再把眼角、鼻、耳廓等处擦干。
适量地扑些香粉后给宝宝穿好衣服,垫上尿布。
从医学角度讲,应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可根据气候来调整洗澡间隔的时间。
不同季节洗澡的频率
炎热的夏天: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可给宝宝每天洗澡1—2次;洗后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擦少许香粉,但不可过多,以防出汗后结成块儿刺激皮肤。宝宝身体的皱褶处应每天清洗检查,以防褶烂、破溃。
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在室温保持24℃—26℃的情况下,可每天洗一次澡,如不能保证室温,则可每周洗1—2次澡或常用温水擦洗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并在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及会阴部,以保证宝宝舒适、干净。冬天洗澡或擦洗时动作要轻快,防止新生儿受冻生病。
注意事项
给新生儿洗澡应把室温调节好,以24-28度为宜。如果室温达不到,可用浴帘围住保证温度。倒入洗澡水,用手背或肘部试水温,水温38-40度。
新生儿不要用肥皂,用清水就可以了。新生儿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会使他觉得冷,因而妈妈的动作要快。
在新生儿脐带没有脱落以前,不能将他放进水中洗澡,以免弄湿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