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幼儿的指甲长得特别快,指甲长不仅会藏污纳垢,导致宝宝“病从口入”,还可能因为宝宝无意识的乱抓,弄破自己娇嫩的皮肤。宝宝指甲的修剪要及时,但是妈妈们也要知道宝宝指甲如何修剪?
多数小家伙都不喜欢剪指甲,可他们的小手又喜欢到处摸,所以,必须经常给他剪指甲。更重要的是,要让宝宝配合你,慢慢地把勤剪指甲当成一种习惯。
1、0-1岁:不要让他害怕
刚出生的小宝宝,虽然不能坐不能跑,但小手却闲不住,到处挥舞,常常会误伤自己。小宝宝的抵抗力弱,这些划伤、破损会给细菌造成可乘之机,导致伤口感染。因此,新生宝宝如果指甲长过指尖,就要及时剪短。
一般来说,一周左右修剪一次就可以了。剪指甲的最好时间是在宝宝熟睡时或喂奶时进行。熟睡中的宝宝对外界敏感度大大降低,妈妈可以放心进行修剪工作。如果是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修剪指甲,可以让爸爸或其他人抱着宝宝,并引开宝宝的注意力,你就可以专心进行了。剪指甲的时候要抓稳宝宝的手指,防止剪伤皮肤,也不要将指甲剪得太短。如果宝宝因为剪指甲而受伤,他会因此而害怕,抵抗剪指甲。
2、给小宝宝剪指甲要选好工具
顶部是钝头设计的婴儿指甲钳,这种指甲钳专门针对婴儿的小指甲而设计,安全实用,而且修剪后有自然弧度。婴儿指甲剪,这种指甲剪依曲面设计,不伤指甲,而且剪刀前端是畸形设计,不会刺伤宝宝。
3、指(趾)甲的合适长度
指(趾)甲的合适长度是:指(趾)甲顶端与指(趾)顶齐平或稍短一些。手指甲要剪成弧形的,但是脚趾甲不能剪成弧形,要剪成一字形,以防宝宝以后脚指甲会长到肉里成为“嵌甲”。嵌甲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引发甲沟炎或其他炎症。
新生儿指甲长得很快,不及时剪掉,宝宝就有可能抓伤自己的皮肤,因此,一个星期最好给宝宝的指甲修剪两三次。
1、正确的姿势
让宝宝平躺床上,妈妈支靠在床边(用胳膊固定,保证手部稳固),握住宝宝靠近你这边的小手,要求最好能同方向、同角度(这样不容易剪得过深而伤到宝宝)。妈妈坐着,把宝宝抱在身上,使其背靠妈妈,然后也是同方向地握住宝宝的一只小手。
2、握手的方式
分开宝宝的五指,重点捏住其中一个指头剪。剪好一个换一个。最好不要同时抓住一排指甲剪,以免宝宝突然一排手指一起动起来,力大不易控制,而且也容易让剪刀误伤其他指甲。
3、修剪的顺序
先剪中间再修两头。因为这样会比较容易掌握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
4、修圆的工作
两次修剪过后可能会把指甲剪出尖角,务必要把这些尖角再修剪圆滑,避免此尖角长后成为抓伤宝宝的“凶器”。
5、检查
妈妈可用自己的手指沿宝宝的小指甲边摸一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尖角就及时清除。
6、肉刺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指甲边出现的肉刺。千万不能直接用手拔除,以免拉扯过多,伤及周围皮肤组织。请仔细用剪刀将肉刺奇根剪断。
7、清洁污垢
对于一些藏在指甲里的污垢,最好在修剪后用清洗的方式来清理,不宜使用坚硬物来挑。
8、避免“嵌甲”
指甲两侧的角不能剪得太深,否则长出来的指甲容易嵌入软组织内,成为“嵌甲”。嵌甲会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造成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引发甲沟炎或其他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