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把屎把尿关键点是什么你知道吗?给小孩子把屎把尿听上去很简单,但是要实施起来却有点困难,那么把屎把尿的关键点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你解答。
常形容养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话虽不雅,但却是如此。“把屎把尿”这件事情任谁都逃不了,而且也很少有人能轻松胜任,所以还得学习一下。
把屎
发生征兆:一般宝宝在想排便之前,都会有特殊的表现。
小脸憋得通红
玩得好好的,突然不动了
不配合妈妈的动作,小肚子硬硬的,两腿挺得直直的
突然开始哭闹
总之每个宝宝都会发出自己的信号,就看妈妈能不能接收到,如果妈妈长久不接收,宝宝就不会乐意再发信号了,而是直接自行解决了。
也可以固定时间,比如说早上一起床或者中饭或晚饭前让宝宝坐在便盘上。但是要有心理准备,刚开始几次,成功几率很小。
把尿
发生征兆:和排便一样,发现宝宝要排尿前的征兆。
正睡得香时突然哭起来
玩的时候突然不动了
莫明其妙地打冷颤
有些宝宝尿不湿或者尿布一被打开就会尿
与把屎一样妈妈要善于找到自己宝宝的排尿规律,一般半岁以内的宝宝睡醒后肯定有一大泡尿,醒着的时候一般半个小时把一次,当然喝水或者喝奶后15-20分钟就要把一次。
把屎把尿的正确做法
家长给小孩子把屎把尿并不容易,下面是几招,父母可以尝试:
第一步:让宝宝放松
家长可以先帮宝宝洗屁屁,这样有助于宝宝放松。
第二步:用正确的姿势把屎
大人双脚分开端坐,双手兜住宝宝屁屁,分开双腿抱坐到大人的腿上。宝宝的头背自然依靠到大人的腹部。口中可做一些引导“嗯——嗯,嗯——嗯”。
第三步:擦屁股
排便完后,要给宝宝擦屁股,一定要从前往后擦,不要让大便污染了尿道,最好给宝宝洗一下屁股,洗的时候也要从前往后,先洗尿道处,再洗肛门周围,以防止肛门部位的细菌污染尿道口。
第四步:观察宝宝的大便
大便的异常可以看出宝宝是否有疾病,所以家长最好在宝宝把屎后观察一下大便是否正常,比如,颜色气味、形状等等。
如何为宝宝把屎把尿
一天到晚给宝宝穿纸尿裤,宝宝的PP肯定会变成“猴屁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新妈妈肯定要学会帮宝宝把屎把尿。
第一步:帮宝宝放松。你可以先给宝宝洗洗小屁屁,这样有助于宝宝放松,愿意被把。
第二步:把屎姿势。
妈妈接收到宝宝要排便的信号后,就可以开始把了。
最常用的姿势:大人双脚分开端坐,双手兜住宝宝屁屁,分开两腿抱坐到大人的腿上。
宝宝的头背自然依靠到大人的腹部。口中可做一些引导“嗯——嗯,嗯——嗯……” 。
第三步:擦洗屁股。
排便完毕后,要给宝宝擦屁股,注意一定要从前往后,不让大便污染尿道,最好是能给宝宝洗屁股。洗屁股用的水温要适宜,一般36-37℃,大人先 用手试试,不能有烫手的感觉。要用质地柔软的小毛巾或纱布洗屁股,洗时同样也要从前往后,先洗尿道口,再洗肛门周围,以防止肛门部位的细菌污染尿道口。这 对女宝宝尤为重要,因为女性的尿道口离肛门近,更容易感染。如果是在户外,那就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护肤柔湿巾为宝宝擦拭屁股。
第四步:观察大便。
很多小儿疾病都会通过大便异常而表现出来,所以妈妈最好在把屎后观察一下大便形态是否正常,如大便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等。
正常宝宝的大便,每日1-2次,黄而干湿适中。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金黄色,略酸臭,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白色,较坚硬;若大便的形态和次数有明显改变,均可能提示生理状况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