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你知道藏在婴儿床里的隐患吗?婴儿床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父母应给予重视,及时排除隐患。究竟藏在婴儿床里的隐患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1、防护栏
安全隐患:卡头婴儿的头部骨骼相对较软,如果防护栏间隔过大,就有可能发生宝宝的头钻进去,被困在两条围栏之间的情况。
防御准备:购买婴儿床时,可随身携带一把尺子,测量一下婴儿床的防护栏间距,保证它们之间的间隔为4.5厘米-6.5厘米,才能放心购买。购买时可以带个可乐罐去测试,可乐罐应该不能穿过栏杆。
2、床垫
安全隐患:窒息、被困婴儿床的床垫绝对要适合婴儿床的尺寸。太小的床垫容易移动,可能使床沿出现空隙。过大的缝隙会导致宝宝的胳膊或腿陷入里面。宝宝的胳膊、腿和脸埋进松软的垫子里,可能造成被困甚至窒息。
防御准备:
1、把床垫推到床的一端,检查剩下的空隙是否超过4厘米,如果你还能在床垫和床沿之间放得下两个手指头,这就说明床垫太小。
2、定期检查婴儿床垫的支撑系统,任何不在正当位置的挂钩必须修理或更换。
3、支撑床垫的挂钩和床板应由保险夹使之安全地嵌在凹槽里。
注意:不应该把婴儿放到任何柔软的平面上。水床、内装豆子的布袋、软而松的表面物的皱褶和缝隙会使婴儿面部周围的空气滞留,妨碍婴儿呼吸。
3、绳带
安全隐患:被捆、窒息活动的绳带可能纠缠住宝宝的身体。如果不慎捆住脖子,更是有窒息危险。
防御准备:
1、如果宝宝的床上捆绑了保险杠,注意超出保险杠捆绑的绳带要剪短、剪齐,以免婴儿嚼到或被缠绕。
2、玩具、风动饰物、橡皮奶头和卧具也要检查,确保没有超过18厘米长的、可能使婴儿窒息的绳带。
注意:能够坐起来的宝宝,床上不要安装保险杠。
4、枕头、毯子、被褥等床上用品
安全隐患:阻碍呼吸、窒息软绵绵的床上用品虽然看上去很舒服,但宝宝一旦抱住,就可能挡住头部,影响呼吸。
防御准备:
1、拿走棉被,橡皮奶头和又大又软的枕头。
2、铺上床单并尽可能铺平,将床单边紧紧地塞在床垫以避免出现皱褶而阻碍婴儿的呼吸。
3、不要使用活动的塑料床垫罩或防水床单,以免缠绕婴儿头而导致婴儿窒息。
4、床单和毯子应足够大到塞进床垫,而被褥却不要塞得太紧,否则会限制婴儿的活动自由。
5、宝宝1岁前,不要使用被套。
5、吊式玩具
安全隐患:缠绕、悬挂通常婴儿在4-5个月时就能爬动,当婴儿爬行时,很容易被悬吊的绳子缠绕而发生危险。
防御准备:
1、无人看护时,不要把玩具系在栏杆之间或挂在床的上方。
2、将玩具系在宝宝抓不到的地方。
3、一旦宝宝能够坐起来,一定摘掉所有的吊式玩具。
6、毛绒玩具
安全隐患:过敏、阻塞呼吸毛绒玩具的绒毛可能掉落,影响宝宝正常呼吸。而且毛绒绒的绒毛下面可能藏有细菌、螨虫等过敏原,宝宝身体敏感,可能发生过敏现象。
防御准备:
1、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无绒毛状态。
2、如果婴儿易患呼吸道过敏症的话,使用一些不容易引起过敏的床垫和被褥,避免将沾满绒毛、灰尘和头发的玩具动物放在婴儿的床上3、避免一些毛绒绒的毛料卧具和长毛之类的物件,这些物品不仅会导致过敏症,还会阻塞婴儿的呼吸道。
7、床周环境
安全隐患:爬出、窒息宝宝不愿意老老实实地躺在床里,所以千万不要轻视婴儿床外部的环境。一个疏忽大意,可爱的宝宝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防御准备:
1、不要把它放到靠近发热体或者有窗帘、布料垂下绳线的地方,避免宝宝拉扯。
2、不要把它放在窗户或家具旁边,以免宝宝用手或脚去抓这些东西,爬出婴儿床。
婴儿床的安全标准
床板的承重力不少于30kg:因三周岁的宝宝平均体重为20.5kg;床板与床体之间的连接,需确保牢固,结构稳定。婴儿床最多使用铁质木板或实木条床板,一般采用嵌入式或悬挂式连接。
内部高度不少于30cm;当床板位于最高位置时,床板顶面(包括床垫)与床缘的距离应至少为20cm,当床板位于最低位置时床板顶面(包括床垫)与护栏或床头的距离应至少为50cm;否则存在宝宝自己翻出婴儿床的安全隐患。
栅栏的间隙是5cm-6cm:婴儿床任何两个结构部件之间距离(栅栏空隙)需要最好控制在5.2cm-5.8cm,如果该空隙太小,容易卡到婴儿的手指、拳头、脚等身体部位;若空隙太大,孩子的头就有可能伸出去的危险。
床板多段或3段式高度调节:宝宝的身体发育很快,不同的床板高度,才能满足宝宝的成长需求,确保宝宝的使用婴儿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