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术后饮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吸脂术,腹部吸脂术
2017-03-10阅读:10316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二、腹部吸脂术的注意事项
三、吸脂术的种类

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1、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出血:很多人在手术后,都会出现淤血,这只是因为在抽吸时你的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一般在两周内就可以完全洗完了,所以不用太担心。

水肿:由于组织的损伤或者皮下残留部分肿胀液,会让吸脂部位出现水肿,一般消退的也快。

不平:这些情况在早期比较容易发现,但是在经过加压塑形之后就会慢慢的有所改观。

皮下结节:在手术之后可以触及一些硬结或者整个抽脂的部位变硬,但是不用在意,因为这是因为皮下组织受损伤形成的血肿机化和脂肪液化所导致的,一般大约在3个月左右就可以慢慢吸收变软。

2、什么是腹部吸脂术

腹部吸脂术,是将皮下深层脂肪吸出,而留下紧贴表层皮肤约1厘米厚的浅层脂肪。大量的肥大的脂肪细胞被吸出,使局部的脂肪层变得很薄,使腰围变细。

由于脂肪细胞被取出来了,反弹变胖的物质基础不存在,也就不会再发胖了。腰腹部的脂肪一次可以抽少于800ML时效果不明显,超过4000ML时恢复时间需要延长。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3、腹部吸脂术的作用

腹部吸脂是解决腹部脂肪堆积的一种效果较为确切的方法,适用于体重相对正常,但腹部脂肪过多,腹部皮肤无松弛者。若伴有明显腹直肌松开则可与内视镜腹部整形手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腹部吸脂有使形体年轻化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态的老化是从腰腹部开始的,腹部的形态最能体现人年龄,腹部吸脂有效的保证了腰部的曲线美。二是腹部吸脂术因减少了重力作用,从而减少腹部松垮下垂,塑造更优美的体型。

腹部吸脂是当前选择特别多的一种改善腹部脂肪过多的方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通过腹部吸脂,反弹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腹部堆积脂肪过多的人,可以考虑通过腹部吸脂,尽快去除自己腹部的脂肪,但是小编提醒,腹部吸脂,一定要到正规美容医院进行,才能确保安全。

腹部吸脂术的注意事项

应和整形医生一起制定详细的抽脂计划 脂肪抽吸的结果虽然是使人体某个部位的体积缩小、脂肪层变薄,但必须和身体其他部位保持协调,不是想抽多少就多少,想抽哪里就抽哪里。抽脂前,求美者应该与整形医生详细交流、讨论,制定全面而细致的脂肪抽吸计划,做到“心中有底”。

并非所有部位的脂肪都能抽吸 人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进行脂肪抽吸的,如小腿前外侧、前臂。这些部位以肌肉为主,脂肪量少,即使做了脂肪抽吸,效果也不会好。另外,人体还有一些部位是必须谨慎进行抽吸的,如颜面部及小腿。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脂肪抽吸宜“少量多次”求美者必须了解,实施脂肪抽吸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抽吸部位少,创伤就小,恢复快,痛苦少,门诊即可进行。反之,大面积脂肪抽吸的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 另外,大面积脂肪抽吸对医生而言是个劳动强度很高的工作,容易疲劳,会因疲劳导致抽吸精确度降低,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一般地说,一次抽吸不宜超过4个部位。

吸脂术的种类

面部吸脂:面部脂肪的去除对皮下脂肪厚的情形效果明显。脸部的脂肪层不像腹部或大腿部位那么厚,因此脸部吸脂术后下颌角会显得更明显、清晰,下颌缘也会更明显。

腰腹部吸脂:腰部是即使通过运动来减肥其效果也很微小的部位。腰和臀中间像呼啦圈一样附着的赘肉,人们常戏称为腰围火腿,这种情况采用吸脂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这里也是用吸脂手术以外的方法很难产生实效的部位。手术可以在睡眠麻醉下进行,吸脂效果非常好。腹部吸脂术的后遗症

背部吸脂:背部的脂肪细胞比身体其它部位的紧实致密,而且含很多纤维成分。背部也需要有美丽的身体曲线,所以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后施术。背部吸脂术大多在全身麻醉或睡眠麻醉下进行。

手臂吸脂:胳膊是吸脂减肥效果快而明显的部位。特别是肩膀和前臂的后面部位,常有厚而致密的脂肪细胞堆积,所以单靠调整饮食或运动的方法减肥,对此处不会有明显的效果。术后要尽量避免提重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