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耐力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意志坚强者比意志薄弱者耐力表现好得多,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必须注意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温度过高、气压过低,对一个人的耐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抵抗这些不利因素也需要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 掌握儿少耐力自然发展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
儿少耐力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例如进行3分钟的活动测定,9岁儿童的耐力只能达到成人的40%,12岁时达到成人的65%,15岁时便可达到成人的92%了。
一般地讲,女孩9岁时,耐力提高的速度较快;12岁时,耐力再次提高;当他们进入性成熟后第二年(14岁起)耐力水平将逐年下降。到15~16岁时,耐力水平下降得最多。
男孩在10岁、13岁和16岁时,耐力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
2. 儿少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过早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循环系统未来的功能水平。此外,从生理上讲,儿少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较成年人少,无氧代谢能力储备不足,酸中毒现象要靠心血管系统补偿来消除,因此,无氧代谢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一般地讲,少年运动员从青春发育期开始以后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为好。从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成长过程分析,他们系统从事专项耐力训练要经过8~10年或更长的时间。近几届奥运会中长跑优胜者一般是男子为26~29岁,女子为24岁。以此推算,他们从事专项耐力的训练时间男子约14~16岁,女子约13~14岁。
3. 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只局限于长跑的练习,可选用活动性游戏、球类运动、骑自行车、滑冰、登山和循环练习等。
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为持续训练法,此外,还可用法特莱克式的变速跑等。假如使用间歇训练法,应以小强度的间歇法为主,工作强度控制在30%~60%。练习总时间为20分钟左右。练习与休息时的比例可按1:1安排。随年龄增长,到15岁以后可使用较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强度可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