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浅谈中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1-04-02阅读:9378 学员编辑 收藏

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疗效更可靠,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1、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药物随着剂量的不同,作用也随之而改变。例如红花少用则养血,如大剂量则变为破血;又如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二方的药物组成相同,只是每味药物的剂量不尽相同,它们的功效和主治证就大不相同。可是在传统用药中有的药物不用质量计,却用数量计。如蜈蚣、天龙等习惯用条计,而每条有大有小,有的一条大蜈蚣的质量相当于几条小蜈蚣的质量,但是处方的医生事先并不知道药房里蜈蚣的大小,这样势必会造成用药的剂量不准确,结果影响疗效。所以建议处方的医生把用数量计量的药物如蜈蚣、天龙等改用质量计,以免影响疗效。

2、脚注 脚注是医生对中药配方人员的医嘱和要求,在古籍中很多中药都有脚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需要特殊处理的中药均作出了规定,各地区《中药炮制规范》也根据地方用药分别作出了规定,不需医生再标脚注,除非医生有特殊的用药要求,如对按常规应“后下”的大黄,若医生脚注吞服,配方人员应付大黄粉,并注明吞服字样向患者交代清楚,如医生不标脚注,则应按常规作“后下”处理。

3、药引子 服用中药汤剂,常常需加药引子,特别是在验方、秘方、土方中更为多见。中药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使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药引子。药引子多是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物质,如生姜、葱白、酒、醋等。药引子在药方中虽不是主要药物,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是所有方剂中必须有药引子,应根据病情,由医生来决定。

4、饮食禁忌 为了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确实应该注意饮食禁忌的问题。在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服用薄荷时,不应吃鳖肉;服用茯苓时,食物里不能放醋;吃鳖甲时,不要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过早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驱虫药时,也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服药为宜。另外,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避免食用。有咳嗽症状的病人,饮食不能过甜、过咸、过于油腻,也不要吃辣椒,同时要戒烟、戒酒,以助早日痊愈。

5、服用次数 一般中药汤剂常规服用次数为早晚各一次,即一日2次,笔者认为这样不甚合理,药物要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体内血药浓度应达到最小有效血药浓度,但不能超过最大有效血药浓度,也就是说血药浓度应保持在最小有效血药浓度和最大有效血药浓度之间,达到稳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药物的服用次数应根据药动学原理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物的半衰期,表观容积等药动学参数来计算每日服药的次数,以确保体内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的有效血药浓度,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因此,应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每日的服用次数。

6、不良反应 不少人认为中药无毒,比西药安全。这种看法不够全面。总的来讲,中药是比西药不良反应少些,但是,中药引起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也有因中药中毒造成死亡的病例。中药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曾有人报道近几年来雷公藤中毒200例,其中死亡51例。

7、结语 中医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中药汤剂是从古至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剂型,所以正确使用中药是发挥中药疗效的关键。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