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谈对心主血脉的认识
2011-04-10阅读:9210 学员编辑 收藏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气的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

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如果心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表现为心悸,脉细无力或涩,甚至节律不整而有结代现象。如果心血瘀阻,则可出现心胸闷疼,颜面、唇甲青紫等现象。

心主血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心主血脉理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心的主宰、控制下,以心气为动力,以血脉为物质基础,血行脉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如果心主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造成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脉道不通,就可能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可以应用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

我在临床门诊中就遇到这样一个老年患者:男性,70岁,4年来经常心悸、胸闷、气短。每年都要住医院1~2次,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采用了多种药物静脉点滴治疗,但总去不了根。后经人介绍找我诊治。根据患者颜面、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我给他辨证为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诊断为“胸痹”。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我开出了中药方剂: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心为主,兼以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辅以瓜蒌、薤白、降香、乌药宽胸、理气、止痛。连续治疗三个月,患者颜面便微红,唇甲青紫消失,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也没了。每天晨起遛遛弯,白天做做家务,看看电视,读读书。最近3年他再也没有住过医院,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中医心主血脉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典型例子,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