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食疗方对症治疗宝宝气虚汗多
2011-04-15阅读:9238 学员编辑 收藏

中医学认为,小儿体属“纯阳”,阳气偏于旺盛,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婴幼儿,即使在凉爽季节,睡眠中也常微微出汗,头部就更明显了。这是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缘故,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和治疗。

如果孩子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这就属于病态了。这是因为孩子气虚、阴虚引起的。

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症状一

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如面黄肌瘦、吃得少,大便稀、低热、心烦、口渴等,则宜使用补气、养阴、收汗的治法。

方药组成: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麦冬、白芍、知母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各15克、五味子3克煎水,分3次服。

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比较单纯的出虚汗,可以酌情煎服以下单方:

1、桂圆10枚,浮小麦15克。

2、葡萄干10克、糯稻根15克。

3、太子参15克、大枣10枚。

4、黄芪10克、大枣10枚。

症状二

由气虚引起的小儿多汗,最为常见。大多为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也常兼有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停止出汗),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不好,食量减少、大便清稀、软弱无力、面黄肌瘦,手脚不温等症状,宜用补气收汗的治法。

现介绍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1、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大枣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各15克煎水,分3次送服鸡内金粉3克。

2、用瘦猪肉30克,黑豆、小麦各20克,共煲汤服食。

3、用何首乌10克研细末,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每日睡前敷于肚脐,用伤湿膏一张贴封。

专家提醒孩子家长:平时不要给宝宝吃过量的寒凉生冷食物,避免气更虚,出汗更多。

症状三

由阴虚引起的小儿多汗,以盗汗为主,出汗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足心,并伴有精神烦躁、睡眠不宁、大便干结、口渴、面唇色红、手足心热,或有低烧等,宜用养阴清热的疗法。

现介绍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1、用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煎汤代茶饮。

2、选用生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知母、黄柏、地骨皮各10克煎水,分3次服。

3、用百合10克,莲子15克,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烂熟,入冰糖15克熔化后食用,每天1次,连服数天。

在此提醒孩子家长:平时少吃辛热上火的东西,以防宝宝出汗更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