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说道养生就不得不提到中医养生,要知道养生最初都是来自于古代中医的,而对于男女该如何养生,在中医里也有一套理论,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男冷女热是长寿之道
男人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陈代谢更快,因此体表要比女人温暖一些。从生理角度看,女人对冷比男人更敏感,男人皮肤里的“温度传感器”更迟钝,不够“知冷知热”。所以,即使气温低时,男人身上仍然是热乎乎的,女人身上则是冷冰冰的。
从中医上说,女人生性阴寒,所以怕冷;男人生性阳燥,所以怕热。从生理角度分析,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统的不同也造成了他们的温度“差异”。男人生殖器官中的睾丸不耐高温,它需要维持比体温低的温度,否则会伤害精子。而女人的子宫像个倒置的梨,属凉性,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所以女人更需要温暖的呵护。
女人“热”养生
冷是对女人健康和美丽的最大摧残,不仅手脚冰凉,而且面部容易长斑。所以,女人要对自己“暖”一点。
暖脚促睡眠。
双脚是女人的“第二心脏”。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双脚御寒。
暖食养肠胃。
女人最好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更应注意。杨力建议,女性冬天可多吃些大枣山药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党参炖羊肉、萝卜排骨汤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调料。
暖水防妇科病。
做家务最好多用温水。有数据显示,热水是冷水清洁和杀菌效果的5倍,不仅舒适,还能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洗冷水澡更是女性大忌,由于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紧张等。
暖体护子宫。
大家都知道冬天穿得少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其实,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只顾风度不顾温度”的直接后果就是月经不调和痛经。在冬天,女人要特别注意脖子、腹部、腿部的保暖,颈部保暖可以有效预防颈椎病,因此,出门时别忘了戴上围巾;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长靴最好也别长期穿,两天换次普通冬鞋。
男人“冷”养生
水温冷下来。
泡热水澡蒸桑拿,既舒服又解乏,但蒸桑拿时室温高达50℃—70℃,极易破坏精子的生长环境,甚至造成“死精”。男性不要频繁进行热水浴或桑拿,每周一次,温度以37℃—41℃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30分钟。有生育要求的男性最好半年内别泡热水澡或蒸桑拿。
裆部冷下来。
男性的阴囊具有温度调节的功能,就像一台“空调”,调节着整个生殖器官的温度。长时间骑车或驾车、爱穿厚牛仔裤、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用、长期坐在宽松沙发里等习惯,都会导致阴囊被包围受压,不能正常调节温度,以致睾丸温度上升,生殖功能受到影响。所以,男性最好不要穿紧身牛仔裤,内裤宜宽松舒适透气。像出租车司机、办公室一族的男性,最好每隔40分钟就起来活动8—10分钟。
饮食冷下来。
女性通常爱吃素食、吃得少,男性爱吃肉食、吃得多,而且常狼吞虎咽。男人对动物性脂肪的偏爱,会使肾脏超负荷运转,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风险。即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因此,男人应学会低热量饮食,减少动物性油脂摄入,以猪肉为例,每天应控制在二三两,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可以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每天食用烹调油数量不超过30克。
火气降下来。
男人一过40岁,身体机能减退,脾气却日渐增长。火气上来的时候要善于解脱自己,比如听听舒缓的歌曲、收拾一下办公桌、去室外缓步走走,都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平稳心率。
导读:血小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体内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有哪些原因呢?血小板减少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的危害呢?
血小板减少应化验什么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抵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自身的血小板被过多碰坏,血小板数量减少、寿命缩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疾病早期很难鉴别,两者的病因及转归迥然不同。儿童80%为急性型。男女患病概率一样,春冬两季易发病。多数患者有病毒感染史,一般认为是急性病毒后的一种天然免疫反应,一旦病原体被清除,疾病可在6~12个月痊愈。成人患者95%以上为慢性型,女性比男性患病概率大,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对于怀疑患了本病的患者,除了依靠症状和体征诊断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首先,血小板是否真正减少,一般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就可确诊。需要注意到是,不能仅靠一次检查结果就判断血小板减少,需要几次检查方可确认。
其次,检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寿命。健康人体内的血小板寿命为7~10天,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因为抗体的破坏,寿命缩短。
第三,骨髓涂片检查。观察骨髓中巨核细胞是否正常,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甚至缺如。
第四,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由于本病的发病原因是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因此,如果查到有此抗体,对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重要价值。
通过以上四种检查,可以确诊患者或排除绝大部分可疑者。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 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
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可能原因
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伴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 在一定剂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学物质及药物:
①苯、二甲苯等。②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酸氮芥等。③抗代谢药:如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等。④抗癌抗生素类:如正定霉素、阿霉素等。⑤其他:如有机砷等。
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利奈唑胺、新青I号、三甲双酮、苯妥英钠、乙琥胺、抗甲状腺药(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糖尿病药(如甲磺丁脲、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保泰松、消炎痛、安定及镇静药(安宁、利眠宁、氯丙嗪等)、金制剂、染发刘、扑敏宁、扑尔敏、乙酰唑胺等。
3 、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制造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噻嗪类药、雌激素类、乙醇、甲磺丁脲、瑞斯脱霉素等。
4、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孕妇血小板减少注意事项
当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使用激素类药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则不适用,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激素类药物难免会对患者以及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当孕妇患这种疾病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专家给的一些建议。
首先大家要弄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它本身会对孕妇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孕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孕妇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孕妇要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向医生陈述病史,在产前2周口服泼尼松,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孕妇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让医生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当孕妇患上血小板性紫癜时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治疗,同时治疗的方法是否合适和科学都是孕妇都加注意的,如果有问题可随时咨询医生,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医生,相信这样才对自己和胎儿有利。
血小板减少症状
1、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 慢性型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 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值低,止血功能差,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包括:
一、可引起粘膜出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二、手术后大出血;
三、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结语:血小板在我们的体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一旦血小板明显的减少,大家就要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