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著名针灸学家金伯华教授近80高龄,但她说话利落,动作麻利,身上透着豁达、洒脱的阳刚之气,而言谈举止又体现出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气度。其良好的体力足以应对每周3次针灸门诊,并参加一些讲座和社会活动,要知道,扎针不仅需要指力,更需要体力。金老告诉记者,要说自己的养生经验,就是注重经脉气血的畅通。
经络常通 健康无病
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西方用多种手段对其实质研究也没有定论,但在中医治病养生中却非常重要。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的,它既然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内经》曰:“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中医治病,无论是针灸还是汤药,总以人体经络的畅通和气机的条达为前提,所谓“用针之道气至为要;灸者温通经络,驱散邪气;砭者之意,以调血络风痹;汤药调理,以入经为妙”。
要保持经络气血的畅通,金伯华经验有二:一是心情舒畅,二是每天练功前循经拍打,使身体安然无恙。
循经拍打通经络
循经拍打可使经络畅通,气血畅行,起到防治许多疾病的目的,这也是金老多年实践的深刻体会。其实针灸用药也是此意,只不过针对经络瘀滞严重的情况。拍打要按照经脉走行的顺序,以使经脉之气衔接畅通。我们可以四个八拍为节奏,拍打时用力要柔中有刚,力量适度。具体方法如下:
拍打手三阴、手三阳经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以右手自左胸前向手臂内侧向手掌手指方向拍打,然后翻转过来,从手指外侧向肩臂外侧拍打,如此拍打两遍。再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节奏左手拍打右臂。这样就把手三阴手三阳经全面拍打。手三阴手三阳经包括肺、心包、心、大肠、小肠、三焦脏腑,如此拍打能通心络,补心阴,振奋胸阳,宣肺清痰,增加肺活量,促进肠蠕动,通便理气消腹胀,通达三焦。
拍打足三阴、足三阳经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两手从双腿足踝内侧向上沿腿内侧向上拍打至腹部;然后两手沿着骶髂关节向下沿腿外侧至足外踝方向拍打,然后单腿放在凳子上或踩在高矮适中的台阶上,右手拍左腿前侧,左手拍左腿后侧。如此拍打两遍,再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节奏拍打右腿。这样把足三阴足三阳经全面拍打。足三阴足三阳经包括脾、肝、肾、膀胱、胆、胃脏腑,如此拍打能健脾利湿、舒肝利胆、和胃化滞、益肾养阴,通利小便,增强卫气。
拍打任督二脉和膀胱经背部腧穴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单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处,再从腹下沿正中线向上过胸捶打至咽喉,然后双手握拳沿脊柱两旁从上向下捶打,这就把任督二脉和各脏腑在膀胱经的腧穴都捶打了。这样可调理十二脏腑功能,助阳气升发,通利三焦,调理阴阳,增强免疫力。
拍打肩颈部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以左手托右肘,用右手拍打大椎,颈部和左侧肩背部,再用左手同法拍打颈部、大椎和右侧肩背部。然后双手叉腰,收腹,以顺时针转动腰部两个八拍,再逆时针转动腰部两个八拍,但转动幅度不宜过大。可促进肩颈和腰部的气血流通,有助于防治肩周炎、颈椎病。
拍膝
直膝、弯腰,将脚蹬在一个高矮适中的台阶上,左手拍左膝后部,右手拍左膝前部,然后再左手拍左膝外侧,右手拍左膝内侧。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拍右膝。这有利于两膝的气血运行,防止或延缓老年性关节退行性病变。
针对曾一度流行的拍胆经保健法,金老强调,拍胆经固然重要,但其只是14经脉之一,其他经脉也要拍打,不能以偏概全。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经络开通、气血畅流的感觉,而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还可防病祛病。动作很简单,每次只需五分钟,效用却很大。
小编导读:秋季天气干燥、寒冷,早晚温差变化大,一部人由于适应不了天气的变化,出现频繁的咳嗽,为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药店的止咳药品种繁多,但是药三分毒。一些中药茶饮就可以轻松止咳化痰,可以根据咳嗽的不同形式,做些中药茶饮自我调理。
1、止咳化痰桑杏饮(甜杏)
原料:止咳良药杏仁分苦、甜两种,入药的是苦杏仁。苦杏仁治实证咳嗽,但有毒不宜多吃;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于滋养,多用于老人咳嗽。
制作:甜杏仁炒熟
用法:每日早晚嚼食7至10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
功效: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2、桑杏参茶饮
原料:桑叶10克,杏仁5克,沙参5克,象贝3克,梨皮15克,冰糖3克。
制作:材料加水煎服。
用法:代茶饮,频频饮用。
功效:适合干咳无痰,或痰少黏连成丝,不易咳出的风燥伤肺者。
3、百合冬花饮
款冬花性味辛、温,为润肺止咳良药。中医处方里,款冬花的使用率很高,主要对肺虚久嗽、肺寒痰多的咳嗽最为适用。
原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二药同放砂锅中,加水浸泡半小时后,先大火后小火煎煮两次,每次20分钟。两汁合并后加入冰糖。
用法:饮水食百合。
功效:适合秋冬咳嗽,咽喉干痛,略见有痰者,对支气管炎、哮喘可作辅助治疗。
4、冬花紫苑绿茶
原料:款冬花10克,绿茶1克,紫苑6克,炙甘草5克。
制作:上药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煎10分钟,滤汁。
用法:加蜂蜜适量服用,每日1服。
功效:有温肺止咳作用,适用于肺结核、哮喘咳嗽。
5、川贝炖雪梨
原料:川贝5克,雪梨1个。
制作:先将梨切成一盖,掏去梨核,加入打碎的川贝末,盖上盖,放小碗中。加水,上笼蒸熟。
用法:喝汤吃梨和川贝末,每日一两个。这是一道比较有名的止咳药膳,吃的时候可加蜂蜜。
功效: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
原料:雪梨1000克,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各30克,冰糖50克,蜂蜜200克。
制作:将上药切碎,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将梨、冰糖、蜂蜜兑入,小火煎成膏状。
用法:每次服20克,一日两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适合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的肺阴虚者服用。
7、麻黄解表茶
原料:麻黄1克,绿茶3克。
制作:寐黄、绿茶用150毫升开水冲泡即可。
用法:代茶饮。
功效:发汗解表,平喘,利水。
8、橄竹梅茶
原料:咸橄榄5个,竹叶、绿茶各5克,乌梅2个,白糖1 0克。
制作:以上5味加水共煎,取汁。
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汁1杯,温服。
功效:清肺润喉。
9、橘皮茶
原料:茶叶、干橘皮各2克。
制作:以上2味用沸水冲泡1 0分钟即可。
用法:代茶饮。
功效:止咳化痰,理气和胃。
10、杏仁花茶
原料:杏仁5克,花茶3克。
制作:用杏仁的煎煮液250毫升冲泡花茶。
用法:代茶饮。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