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中医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正确煎煮中药也是发挥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学家徐灵脂讲过“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疗效更可靠,在煎煮中药前应注意些问题。
一些人在煎煮中药前,会用清水将中药洗一遍,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
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有些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是易溶于水的,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另外,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病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中药在煎煮前,虽然不宜洗,但应用水泡一下。中药材大多数是以植物为原料,有不少植物药内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如果这些植物药不经水泡就立即煎煮,那么蛋白质遇热就会发生凝固,淀粉也会糊化,这样就会妨碍有效成分的煎出。
一般来说,中药煎煮前,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水能浸透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以使其可以充分煎出。加水的量一般应掌握浸过药材并超过一厘米左右为宜
小编导读:哮喘是春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哮喘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专家介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避免哮喘的发生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哮喘的常识。
治哮喘重点在控炎
治哮喘重点在控炎。哮喘如果长期控制不好,会出现“气道重塑”,导致呼吸道永久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所以,控制好哮喘炎症是最为重要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缓解药物,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哮喘症状。主要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它能松弛围绕支气管周围的紧缩肌肉,从而暂时扩张痉挛的呼吸道,可在3—5分钟内起效,药效持续约4个小时。只有出现哮喘症状时,才使用快速缓解药物。患者应该随时携带这类缓解剂,必要时应用。缓解性药物可用来预防运动诱发性哮喘,如果有医生指示,请在运动前10—15分钟使用。
第二类是控制药物,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以避免哮喘症状发生,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就是吸入糖皮质激素 。
儿童最易患哮喘
儿童最易患哮喘。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发。这是由于,小孩子的气道很敏感。外界很小的刺激就可引起气道狭窄,比如特殊气体、冷空气等。另外,有的父母本身虽然没有哮喘,但是他们可能有过敏体质,并将其传给了下一代,使宝宝容易患上哮喘。宝宝的过敏体质有如下表现:早晨一起床就会咳嗽、流涕、打喷嚏;有揉眼睛、擦鼻子的习惯性动作;小时候出过奶癣或湿疹;家族中有人患有过敏性哮喘或鼻炎;一吃海鲜就会出现皮疹;春季容易红眼睛、流鼻涕;身上经常瘙痒难忍;患过荨麻疹等。
儿童最易患哮喘
哮喘儿童也能运动
哮喘儿童也能运动。由于运动可以诱发哮喘发作,很多家长不让患儿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因为,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孩子的肺功能,提高气道的耐受性,使得哮喘发作的可能性降低。其实,只要做好以下准备,哮喘儿童也同样可以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用药和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运动后,让机体慢慢地降温,而不是快速;在冬天及花粉季节和空气污染严重时,最好在室内运动;感冒的时候,注意休息和限制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