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症,卵巢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多囊卵巢症,卵巢
2017-11-09阅读:956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二、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
三、多囊卵巢综合症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1.1、好发于青中年妇女,在不孕症中占一定比例。

1.2、临床表现为肥胖、多毛、月经稀少或闭经,据资料统计51%患者因不排卵而致闭经,29%患者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3、基础体温多呈单相改变。

1.4、主要病理表现为双侧卵巢包膜增厚,卵巢内卵泡呈囊性发育,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多无排卵。

1.5、气腹造影,腹腔镜或B超示双侧卵巢均大于正常子宫体1/4,内有多囊性滤泡,卵泡膜细胞增生,无黄体可见。

1.6、激素测定血中睾酮偏高,促卵泡素(FSH)基值偏低,黄体生成素(LH)基值偏高,I-H/FSH比值>3。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2、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症。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和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3.1、肥胖:约半数患者有此表现,与雄激素过多、未结合睾酮比例增加及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3.2、月经失调:初潮后出现月经稀发、继发性闭经及无排卵性宫血。

3.3、双侧卵巢增大:通过腹腔镜直视卵卵巢增大;通过腹腔镜直视卵巢或B超显像检查可确定卵巢的体积。

3.4、多毛:体毛丰盛,阴毛呈男性分布,油性皮肤、痤疮,系雄激素集聚所致。

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

1、西医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使卵巢排卵。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口服避孕药,药物同时可以调整月经周期。一般服用3-6个月左右,经过激素所平检测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服药。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2、手术治疗:微创腹腔镜手术,即用腹腔镜进行卵巢多点电灼活检切除、卵巢电灼和激光卵巢多点汽化和激光楔切。最新的治疗方法立足于治疗胰岛素的抵抗,因此双胍类药物如甲福明的应用极为显著地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目前已经列为与促排卵药同样重要的药物。由于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充分,因此效果还远远不够。

3、其他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饮食控制和管理很重要,治疗重点是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比率,以遏制胰岛素拒抗;减轻体重以平抑异常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很多患者并不需要药物和手术治疗,仅仅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就能够获益。

多囊卵巢综合症危害

1、月经异常

月经稀少或闭经(在闭经病人中占1/3,在月经稀发病人中占90%),有些患者会表现月经淋漓不断。

2、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

一旦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3、造成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最显着的特征是无排卵。由于没有排卵,所以卵巢只分泌雌激素和雄激素,而不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另外,也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能排卵,所以她们无法自然怀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最常见的不孕症患者。

4、影响外貌

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分泌大量的雄激素,从而使她们出现雄激素过多的表现,包括长胡须、阴毛过多、痤疮过多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对妇女的外貌造成不良影响。

5、高血压发病率高

研究发现,此类病人30年后,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妇女高8倍,糖尿病发病率增加6倍,子宫内膜癌与乳房癌发病率高2倍,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于对照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