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症状, 甲型流感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甲型流感症状, 甲型流感
2017-12-14阅读:957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甲型流感症状
1. 甲型流感有什么症状
2. 甲型流感有什么并发症
3. 甲型流感如何治疗
二、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三、如何预防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症状

1、甲型流感有什么症状

1.1、早期症状

其实甲型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的流感发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是发冷发热,其提问一般会保持在39度左右,甚至于有些病人的提问会超过40度,提问高热的同时还会伴随有咽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头痛、眼睛发红和全身酸痛无力的症状,因为甲流感发作的时候非常的迅速所以发病时中期症状基本没有,会直接从早期跳到晚期。

甲型流感症状

1.2、晚期症状

甲型流感病毒因为发病极快所以中期症状极短会直接发展到晚期,甲型流感的晚期症状开始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腹泻的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脱水、休克的情况,少部分人还会出现情绪烦躁、反应迟钝、头痛或者是抽搐的神经症状,这种情况下还有可能诱发一下本身原有的基础基础疾病并使其加重。

2、甲型流感有什么并发症

甲型流感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甲型流感症状

以下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甲流后死亡率较高。

3、甲型流感如何治疗

3.1、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3.2、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晰明确,我国是完全有能力检测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

如何预防甲型流感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甲型流感症状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