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分娩产伤会伤害宝宝吗?分娩时由于发生异常状况会发生产伤的情况,妈妈们很担心分娩产伤会伤害宝宝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近年来由于加强了产前检查及产科技术提高,产伤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层单位。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位及出生体重有关。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故易漏诊,但患侧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扪及骨痂硬块,患侧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产伤有哪些种类?
第一种:头皮产伤(产瘤、头皮血肿、腱膜下出血)
1.产瘤:通常发生于头位自然产,由于头皮的外伤造成表浅部位的出血性水肿,它的位置不局限在一头骨缝内,临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疗,通常3天会消失。
2.头皮血肿:发生原因不明,较常发生于产钳生产婴儿,它可以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但只局限于单一骨缝内,不会超越头骨中线,大部分血肿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部分会有钙化情形发生。
3.腱膜下出血:发生原因是由于胎头在通过骨盆腔时,外力的压迫和拖拉造成。它可能合并大量出血造成休克死亡。触诊时有波动感,临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黄疸等并发症。
第二种:颅骨骨折(线性骨折、凹陷骨折、枕骨分离)
1.线性骨折:最常见的颅骨骨折,因生产时头骨受到压迫引起。单纯的线性骨折大部分不会合并其它伤害,除非合并颅内出血。 大部分的单纯性线性骨折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愈合。
2.颅骨凹陷性骨折:头部膜性骨凹陷造成,又称为乒乓球骨折。发生原因有可能是不正常的产道挤压、产钳使用不当,出生后头部外伤所造成,治疗以保守观察,真空吸引,手术矫正为主。
3.枕骨分离:头部外伤导致,常合并后脑窝硬膜下血肿。
颅内产伤:(脑膜上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蜘蛛膜下腔出血)
1.硬脑膜上血肿:造成原因多是因为影响到中脑膜动脉的线性颅骨骨折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脑压增加,前囟门膨出,抽搐、眼球偏向一边,确认诊断以计算机断层为主,治疗需采紧急外科手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2.硬脑膜下血肿:起因于静脉或静脉窦断裂引起,临床上以脑干压迫症状如:眼球偏向、昏迷、瞳孔不等大、角弓反张,检查以计算机断层扫描,治疗需要紧急外科手术,约有20%~25%,有抽搐、水脑、神经障碍等后遗症。
3.蜘蛛膜下腔出血:此为新生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多因外伤、缺氧造成,临床上以抽搐、神智不清、焦躁不安、呼吸暂停表现,诊断以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后遗症为水脑。
骨折又分为:(长骨骨折、锁骨骨折)
1.长骨骨折:多发生于臀位产,经固定后二周可自然愈合。
2.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发生于头位生产肩膀产出困难或臀位产,在锁骨处可摸到骨辗轧声,患侧的惊吓反射消失,治疗上以手臂和肩膀固定,会自动愈合。
第三种:脊柱伤害
通常发生于颈椎,常起因于复杂性臀位生产,临床症状和伤害的严重度及位置有相关性。高位脊柱伤害可能会造成死亡、呼吸衰竭、脊髓休克症候群;低位脊柱伤害可能会造成四肢或下肢无力、括约肌无力、感觉消失等症状。临床诊断以磁振摄影为主,并发症包括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第四种:臂神经丛损伤
神经丛受伤较脊柱伤害发生率高,起因于头位生产对肩膀的拉扯,或是臀位生产对头部的牵引所造成,较常发生于体重过重胎儿。依受伤部位可分为欧勃氏麻痹(Erbs palsy),克兰氏麻痹(Klumpkes palsy),及全臂神经丛受伤。
1.欧勃氏麻痹:主要影响第5、6颈神经根,主要影响肩膀和手臂使病人上臂无法外展及外旋,患侧惊吓反射消失。
2.克兰氏麻痹:主要影响第8颈神经根,第一胸椎,影响手和手指,病人无法握物。
3.全臂神经丛麻痹:主要影响第5神经根至第1胸椎,手上臂和前臂皆受影响,可能合并Horners syndrome,包括眼睑下垂、无汗症、瞳孔缩小。
治疗一般需7~10天的固定不动,再给予被动的运动,大部分约80~95%的病人会复原,6个月内完全恢复功能,少部分病人若无法恢复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第五种:脑神经和周边神经受伤
1.正中神经:多为产后伤害造成,临床表现为拇、食指抓握动作变差。
2.坐骨神经:多为产后造成,受伤症状为髋部外展变差及膝部以下关节较不能动。
3.桡神经:受伤常合并肱骨骨折,临床症状为手腕无力下垂。
4.咽神经:可与颜面神经合并发生,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声困难。
5.横膈神经:80~90%合并臂神经丛受伤,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需辅助呼吸器改善症状,大部分6~12个月内会恢复,严重者需开刀治疗。
6.颜面神经:可能与产钳使用有关,受伤的眼睛无法闭眼,患侧的脸部无表情变化。
产伤儿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产伤是分娩过程中引起的损伤,多发生在难产和手术操作后,但亦可能发生于自然分娩。尚有少数产伤儿是自身成骨不全等疾病导致。在分娩过程中可因机械操作造成损伤,可发生于新生儿的各个部位及组织,其中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
1.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部分患儿虽未死亡,但可能留有后遗症。有损伤性和缺氧性两种。前者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严重变形,致脑膜撕裂,损伤静脉窦或静脉而出血,后者由于胎儿窒息及胎头受压,使颅内静脉淤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水肿及脑实质点状出血。
颅内出血的观察
(1)小脑幕上出血:多呈兴奋型,如不安哭吵、尖叫、呕吐、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局部或全身痉挛,愈合较好。
(2)小脑幕下出血:多呈抑制状态,嗜睡、肌力弱,反射迟钝或消失,预后差。
(3)由于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囟门饱满、恐怖表情、抽搐、反复窒息、昏睡。
颅内出血的护理
(1)绝对安静、头部稍垫高,观察≥3天。
(2)护理操作减少到最低限度。必要的护理集中一次做完,动作要轻柔。尽力减少搬动。
(3)严密观察面色、呼吸、哭声、呕吐及有无抽搐。喂乳时间适当延迟。若吸吮吞咽不好或频吐,可静滴10%的葡萄糖溶液,操作要熟练,避免过多刺激。
2.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是骨膜下血管破裂导致。使用胎头吸引助产多见,平产也有发生。位于新生儿头顶,单侧或双侧,有波动感,边界清楚,出生后1~3天可渐增大,不需处理,但要保护头皮不受损伤感染。4~5天后靠血肿本身压力新生儿凝血功能上升而停止发展,3~8周后逐渐吸收,少数机化后可终身存在。头颅血肿若过大,可因红细胞破坏产生胆红素而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同时对过大的血肿严格消毒后抽出积血,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和止血剂。
3.皮肤损伤
负吸术及平产均偶可出现头皮擦伤,臀位产可造成新生儿会阴部、阴囊、大阴唇皮肤擦伤及血肿。护理要注意损伤的清洁,并涂以红霉素眼膏保护皮肤防止感染。
4.胎头水肿
胎头水肿是胎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胎头通过产道时受压迫发生剥离引起,范围大小不定、不受骨键限制,这种产伤不需特殊处理,让新生儿保持安静,在24h内会自行吸收。
产伤骨折的预防
(1)会阴部伸展性差或阴道助产手术前,应做会应切开术,以免会阴过度撕裂。
(2)行胎头吸引器助产时,负压不可过高,一般以300--400mmHg为宜;吸引和牵拉时间不超过20分钟,滑脱次数不宜超过2次。胎儿有出血倾向者如早产、IUGR等不宜选用。
(3)中位产钳已被宫产所取代,现仅采用低位产钳,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各部有裂伤者及时缝合。
(4)臀位阴道助娩者应严格按照分娩机转操作,避免后出胎头困难,预防新生儿产伤如骨折、颅内损伤。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有裂伤者及时缝合。
产伤会影响胎儿智力吗?
婴儿智力障碍是与多种因素相联系的,如先天遗传、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中毒性疾病、脑外伤、先天性酶缺乏导致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脑组织变性及分娩时产伤都可造成。可见,产伤只是智力障碍的原因之一,轻微的产伤多半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
有人认为,剖腹产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损伤会很少,实际上剖腹产儿的死亡危险是阴道分娩的1-3倍。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的调查,剖腹产儿并无优越之处。因此,目前还是主张尽可能采取阴道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而发生的种种改变,对胎儿的呼吸有很大的益处。至于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等方法助产,一般不会对婴儿的智力产生影响。
分娩时产伤多半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
婴儿智力障碍是与多种因素相联系的,如先天遗传、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中毒性疾病、脑外伤、先天性酶缺乏导致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脑组织变性及分娩时产伤都可造成。可见,产伤只是智力障碍的原因之一,轻微的产伤多半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
有人认为,剖腹产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损伤会很少,实际上剖腹产儿的死亡危险是阴道分娩的1-3倍。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的调查,剖腹产儿并无优越之处。因此,目前还是主张尽可能采取阴道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而发生的种种改变,对胎儿的呼吸有很大的益处。
至于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等方法助产,一般不会对婴儿的智力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