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宝宝要出生了,丈夫要不要进产房陪产呢?丈夫陪产到底好不好?丈夫陪产的好处有哪些?丈夫陪产弊端又有哪些?和小编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丈夫陪产到底好不好。
丈夫陪产的好处
丈夫陪产,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妻子安慰、鼓励和支持,夫妻双方共同经历分娩过程,丈夫能体会到妻子的痛苦与艰辛,妻子能得到丈夫的鼓励,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能得到升华。
“丈夫陪产”在我国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国产科开始提倡人性化服务,进行了许多改革,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家庭化病房、导乐分娩,以及丈夫陪产等。这些做法使一个女人在生孩子,这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得到了更多的温暖。
丈夫陪产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丈夫陪产”这一事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质疑。
参考消息刊登英国《观察家报》文题为“男人应该远离分娩”,这位国际知名的产科专家米歇尔﹒奥当认为:丈夫陪产会导致妻子分娩过程更漫长、更痛苦、更复杂,因为妻子会由于丈夫的紧张而变得更紧张。丈夫陪产会刺激产妇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引发紧张情绪,从而降低催产素分泌的速度,如果不能分泌催产素,就无法有力的收缩肌肉,整个产程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分娩过程就会变得更漫长、更痛苦、更艰难。
由于男士在场,英国现在有24%的产妇需剖宫产。奥当说:丈夫目睹分娩过程,可能会破坏夫妻之间的性吸引力,导致他们变得像朋友一样直至离婚;有些男性还会患上和产妇一样的“产后抑郁症”;一些男性还会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丈夫陪产到底好不好?
这确实是值得反思的问题。我在临床这么多年亲眼见到丈夫在妻子分娩的过程中陪伴妻子,使妻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医疗环境中有了依靠,也使做丈夫的了解妻子分娩的不易,增加丈夫的责任感和爱妻爱子之心。
但是,随着我国现在生育人口进入到以独生子女为主要成份,以80后为主要成员时,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许多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这些丈夫们在家中往往处在从属地位,他们的父母主宰家庭的一切,他们在感情上显得脆弱,许多事不能做主,要听从父母的旨意,因此在陪产这件事上,也表现得较为脆弱,当妻子精神紧张时,他比妻子更紧张,往往会提出“别让她生了,干脆剖腹产得了”,因此造成目前社会因素剖宫产增多。
同样,这些产妇在家中就较为娇气,克服困难的勇气差,做事的依赖性强,导致在产程中不能耐受宫缩,丈夫在身边时,更是呼天喊地,造成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增加了剖宫产的几率。
我们也看到一些孕妇分娩过程中,丈夫在身边,表现得痛不欲生,甚至不能与助产士很好的合作,我们将丈夫劝出去,由助产士进行导乐陪护,产妇就变得安静,听话,产程就很顺利。
在分娩中会有血,会有鲜血淋淋的伤口,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刺激,尤其对从不接触医疗工作,从未见过伤口的丈夫来说更是恐惧,目睹鲜血淋淋的侧切伤口,有的个别丈夫会呕吐不止,更夸张的是会晕倒,而且这种在分娩中的负面印象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长久挥之不去。
这确实如奥当医生说的“可能会破坏夫妻之间的性吸引力,导致他们变得像朋友一样直至离婚;有些男性还会患上和产妇一样的”产后抑郁症“;一些男性还会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分娩后的夫妻感情,以至于丈夫们的心理创伤,在我国还无法考证,现在离婚率高是否与丈夫陪产有关更不得而知。
所以,丈夫最好不参加陪产。实际上我们在产科应该提倡的是导乐分娩,由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陪伴进行分娩是最人性化的。在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我们的助产士都是30-40岁左右,有分娩经验,在临床工作十余年的同事,她们性情温柔,对工作精益求精,经过导乐—音乐拉马兹呼吸法的培训。
我们将音乐床和拉马兹分娩法结合起来,在产程中将呼吸,宫缩和音乐的节拍协调一致,悠扬的音乐放松了产妇焦虑紧张的心情,音乐床振动的按摩,舒缓了产妇紧张僵硬的肌肉,由助产士在产程中陪伴在产妇左右,抚慰和指导产妇,使产妇顺利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成功的由女儿晋升为伟大的母亲。在我院分娩的一些产妇很让人敬佩,她们克服困难,愿意把最美好的形象留给自己的丈夫,拒绝丈夫陪产,很顺利的完成分娩过程。
产科专家:不建议准爸爸进产房陪产
产科专家表示,医院在助产士上台消毒好宝宝准备娩出前,都是会让家属回避的,但是有的医院可以在产房外隔着玻璃窗看着。因为产科分娩环境需要无菌,家属在里面很容易不小心污染到接生使用的无菌用品。而且孕妇顺产时产房里有助产士、产科医生、儿科医生、还有生产台下面的护士,再加上孕妇妈妈,至少5个人在产房,再增加家属,就会增加细菌感染的几率。
另一方面,丈夫进产房虽然一定程度上能给妻子带来安慰,但有些女性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 反而更容易配合医生,使产程更顺畅,而丈夫的陪伴反而会让妻子显得更加脆弱,使得分娩过程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因此我认为丈夫陪产不必勉强,不必提倡,丈夫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可以陪产,但是作为医院来说,我们更应该提倡导乐陪伴,普及音乐拉马兹导乐分娩,这对于产妇来说更实际,更解决问题,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