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怎么保护宝宝的自尊呢?别看小孩子小,其实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那么如何保护宝宝的自尊心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怎么保护宝宝的自尊。
现在社会基本上都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孩子骨骼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家长们还有长辈们都是特别小心呵护,生怕除了什么事情,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上怕晒了。爸爸妈妈们都十分小心地呵护着他们的宝贝。要是自己生了一个男生的话,那么对比女孩意外还要注意呵护的有"小小男子汉"的自尊。
建议一:明确传达对男孩的爱与支持
妈妈要勇于表达对于男孩子的喜欢,最好总是表示对男孩的理解、支持。妈妈要学会善于观察男孩子的情绪变化,一定要第一时间察觉男孩脆弱的一面,在他需要安慰呵护的时候给予他所需要的温暖。妈妈要是有时候跟邻居的孩子聊天,有时候甚至还把邻居的孩子搂在了怀里。你会发现有可能自己的孩子会不开心,有时候甚至还会表现出对邻居孩子的不用好,吓了妈妈一跳。妈妈们对弈这个动作本来是想教育一下的,可看到儿子看邻居孩子的眼神,妈妈就会突然发现:儿子其实是吃同伴的醋了,他也需要妈妈的爱,他也想要妈妈把自己抱在怀里。妈妈可以温柔的跟宝宝说:"我的小乖乖,妈妈爱你,让妈妈抱一抱吧。"这样子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一下机就会就听话地、幸福地靠在妈妈怀里。男孩不想女孩子,老是会拐弯抹角地想要获得妈妈的爱,他不会一下子表现得过于软弱,让别人很轻易发现他需要的是什么。妈妈也要注意给予男孩相同的爱,同时要学会直接、明确地给予他,如此一来男孩子才能够感觉到支持,感觉到温暖。
建议二:做男孩的庇护者
在男孩子遇到困难,在困境中,他觉得自己忍受不了了的话,发现自己身后没有力量可是只能继续佯装坚强或坚持勇敢时,妈妈要善于发现,然后给予自己孩子支持,给他一个藏身之所,做他永远的心灵的港湾。每到这些时刻的时候,妈妈要学会让他放下所有的戒备,一定要全身心地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和温暖,让他卸去重负,让他能够轻轻松松地进行休息。男孩要学会被妈妈庇护,是对他自尊的保护,妈妈也要学会去关心男孩的脆弱,也要让男孩子能够休息,然后再一次披上坚强的盔甲。比如说要是男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他不喜欢的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的话,他跟妈妈道歉,妈妈就要学会接受他抛来的橄榄枝,同时就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给男孩最好的心灵庇护。
建议三:满足男孩的精神需求
男孩和女孩子其实是一样的,心里面也有着各种五花八门的基本需求。男孩也需要各种情感的支撑,就好比是被别人喜欢、被重视、被理解之类的内心的想法,可是男孩不会主动告诉你他需要这些东西,不想女孩能够撒娇,男孩子是骄傲的。有一些女孩一样脆弱和敏感的男孩,老师想避免从别人那里索取的欲望和行为,这样子其实会慢慢让他变得不强大、不独立的能力,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就是男孩自尊的脆弱。所以,要是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缺少能够给与男孩这些情感支持,他男孩子就会觉得不舒服,觉得自己被忽略和孤立,有时候就会变得很软弱,不能够正常健康的成长。一些吸毒、犯罪、有暴力行为的男孩,都是因为他想要的没有办法让他获得,所以他很生气,然后采用这些极端的手段来对抗社会。
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总是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这是人自尊心的一种表现,人都是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赞美、表扬和认可,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其实大人小孩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而在教育中很多父母经常忽略了一个问题—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也有一些父母知道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却不知从何下手,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每一位作为父母都必须做到的,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希望以下几点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
不要把孩子看成是父母附属的一部分,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小孩”,父母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体,一个独立的“人”
从心灵上读懂孩子。要教育孩子,就要先读懂孩子,要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从孩子所在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不要孩子一做错了事就马上批评孩子,从孩子所在的角度去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先了解孩子的动机,再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在了解的基础上注意语言和方法要适当,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孩子。
要适当宽容孩子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我们大人都经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何况小孩子,孩子由于受到的教育,身心,思想上的不成熟,犯错误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点,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孩子犯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们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得一些孩子适得其反。所以应该适当宽容孩子的缺点,选择说理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我们成年人就深深的感受到,不管何种生活方式,我们都希望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其中也包括社交空间和心灵空间,孩子经常会对自己的朋友、同学、玩偶说一些悄悄话,这是他们心里上的一种倾诉。不要总是把孩子限制在一个范围这内,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做每一件事,交每一个朋友都要经过父母的许可。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没有自主的权力,这样长久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这对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必要的。
适时适当鼓励孩子。谁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认可,孩子更是这样,在孩子做对了事情或学习上获得了奖励的时候,要适时适当鼓励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肯定。其实每一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有点,父母要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发光点”,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培养,这样会很好的激励孩子的自尊心。不要一味地批评教育,鼓励教育是一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育。
常和孩子谈心。最成功的父母是作为孩子的朋友。孩子与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也有自己的喜悦和烦恼,只是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觉得没什么,所也很多时候也不以为然罢了。其实和孩子谈心事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在和孩子谈心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尊心。
教会孩子独立。孩子在慢慢的独立过程中,是一个“自我”的形成,自我当然是必须有“自尊心”。在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任务,可以从比较简单的开始,再慢慢到一些复杂的,孩子完成任务后要给孩子鼓励和建立,但切忌过度表扬而使孩子产生自满,骄傲的心里。孩子渐渐独立了,他的自尊心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参加活动是孩子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生活一个必备的过程,是孩子慢慢变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的过程。在活动中他会与其他的孩子接触,常识友谊或者摩擦,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只是给孩子必要的引导,让孩子自己进行锻炼,并不是手把手地教,这些活动中孩子往往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恰好是我们要利用的,利用这些挫折对孩子教育、鼓励,不但能让孩子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有益于孩子遇到困难时候的承受能力,更有益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
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要从客观出发,结合主观实际,不能因为溺爱而纵容孩子,爱孩子不是一味地表现出父母的爱或者把爱灌输,而是要从心里理解孩子,结合孩子实际,严格要求,这种爱才是让孩子成长、独立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不要总以一种父母高高在上,而认为孩子一定要听从父母的话去领导教育孩子,也不要为孩子包办每一件事情,父母更多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让孩子参加实际锻炼,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