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孩子如何成长比较好
2016-01-25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孩子如何成长比较好?在生活中,不乏很多被家长溺爱而导致个性骄纵不可爱的孩子,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没有办法自力,不能好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如何成长比较好?

孩子如何成长比较好_孩子怎么样成长

在生活中,不乏很多被家长溺爱而导致个性骄纵不可爱的孩子。他们通常动手能力差,遇到困难会乱发脾气,让其他同龄孩子都不爱跟他交流。长此下去孩子变得孤僻,极端。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成长非常苦恼。

对待孩子应该感性而又理性,建立亲子依恋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一切都替他包办,对他的要求一概不拒绝。家长对孩子适当的严厉也是不可少。

家庭关系中,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应是威严与慈爱并存的形象。疼爱不可少,但是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尽量先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不要着急心疼孩子吃苦。其实孩子在困境中身体的潜能反而会激发出来,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有时孩子的表现反而会让做父母的大吃一惊,有压力才会有提高。家长有时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走出难关,例如言语鼓励等,这样孩子对自己也会更有信心。

专家认为:过于安逸的生活会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变低,家长若对孩子爱之过分,疼之过度。致使孩子在长大后尚不会独立处理事情。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有时可以适当的人为增加一些困难,例如在吃饭前,让孩子分筷子,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总之,尽量让孩子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

家长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的朋友,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有时也可以跟孩子倾心交谈,孩子跟父母住在一起,每天有大量的交流机会,家长可以在适合的时机跟孩子谈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孩子大胆的陈述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在这时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幼儿在接触外物时,离不开大人的帮助。家长在孩子面临挫折时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若孩子不小心摔倒,家长不要马上去搀扶,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只有让幼儿自己从挫折中站起来,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挑战的能力。我们学走路时也是摔了不少呢。

总结: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林,所以孩子幼时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孩子优秀的品质要从孩子小时候培养起来,只有孩子自身素质过硬,能力够强,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终身学习与孩子一道成长习惯。

如何在婴幼儿期着重培养孩子的高智商、在少儿期着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需要学习;

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成长中的问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也需要学习。

父母需要学习,孩子也需要学习。亲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亲子之间需要共同学习,相互学习。

因此,要积极参加家长学校,订阅一些家教刊物和书籍,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不可返工的教育”中,当然要学习在前,思考再教!

真爱和严格相结合的习惯。

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的“给予、关心、负责、尊重、了解和公正。”

真爱是与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爱。所以爱赌博,为朋友两肋插刀不问是非,不是真爱。溺爱也不是真爱。

溺爱是过分的爱,即娇宠、姑息、迁就、纵容。溺爱使孩子变懒、变弱、变私、变得冷酷无情。最严重的可以毁掉孩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人之利。”

尊重少年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四大权: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孩子的其他权利,如姓名权、健康权、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隐私权、娱乐权、闲暇权、表达权……等,也应得到尊重。

严格,就是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承诺的事,就要坚决做到,有始有终,养成习惯,形成素质。决不言而不行,半途而废。

当前,家庭中许多问题,多半是了解和尊重孩子不够、不当造成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