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
2016-02-02阅读:927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小孩子的品德,那么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建议家长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的知识,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

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_孩子德育教育怎么做好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有目的的教育影响下,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父母应帮助和指导孩子正确地完成这一过程。

“晓之以理”,不断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掌握是非标准,划分善恶界限是产生良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孩子的一些错误言行,不道德行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或由于道薄上的无知造成的。所以要重视形成孩子的道德概念,不断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好学生“,一年级孩子的标准是学习好,不调皮,听老师的话;二年级时,进一步认识到好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关心集体,能团结同学的人;到四、五年级,一个好学生应当是学习成绩优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能广泛团结同学,热心为集体服务。他们的认识虽较具体肤浅,但却是逐步加深的。总的来讲,他们道德认识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具体性。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总是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们认为跟家长顶嘴,不听家长的话,就叫固执。只有上了中学,到了少年期,孩子才能掌握诚实、虚伪、公正、勇敢等抽象的道德概念。第二,模糊性。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是肤浅的,往往不全面、不精确。他们看问题,局限性很大,往往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认为不调皮的是好学生,认为学习好,但有时调反,或者学习不好,但守纪律的,就不是好学生了。他们往往分不清是非,比如,把包庇和祖护同伴的错误看成是忠诚,把向老师反映情况看成是出卖朋友;有的孩子把拾到的东西归为己有,当向他指出,不应拿别人的东西时,他却不以为然地申辩:“这又不是我偷的,是我抬到的”,第三,不稳定性。小学儿童易受错误思想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认识。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道德认识主要靠日常生活中成人对他们的各种行动的褒贬、止扬而形成的。随年龄增长,在学校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下,才能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概念,使道德认识逐步深化。

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有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性格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墨子曾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也显示,智力发展好,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成功,而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和性格。如: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坚忍不拔、诚实守信的品质,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然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则应从小培养,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能提高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承受一些困难和挫折,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

同时良好的性格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力量。性格活泼开朗,就能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加各项活动,积极与人及同伴交往,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可见幼儿的德育教育,在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从小培养孩子五种为人品德

婴幼儿期是个性的奠基时期,从这时起培养孩子快乐、爱心、正直、勇气、信仰这五种品德,将有益于孩子将来成为一个热爱生活、有所作为的人。

快乐

快乐的经历有助于造就高尚而杰出的个性,使人热爱生命。对于幼儿来说,快乐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父母应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寻找乐趣,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尽情享受人生的一切,并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精神。

爱心

爱心是最美丽的心灵之花。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

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获得爱心。

正直

正直意味着互不欺骗、言出必行。一个人拥有正直的品德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

父母教导孩子正直的可行方法,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1岁多的孩子就是要靠最初的模仿来实践正直的品德。

勇气

一个人要承受生活中的忧愁与失败,需要勇气。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有勇气战胜失败和挫折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

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使孩子有机会从小受挫,鼓励孩子要有勇气和信心,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信仰

信仰激励人们去奋斗。孩子有自己的计划和愿望(幼小的孩子还谈不上信仰),无论他们显得多么幼稚,父母都要慈爱而有礼貌地倾听并给予鼓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