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孩子的教养与父母的关系
2016-02-26阅读:923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专家称,孩子的教养与父母的关系很密切。当家长生气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也要深刻剖析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言语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最初的言行举止都是学自父母。孩子的教养与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

孩子的教养与父母有何关系_孩子的教养与父母的关系

一、孩子的教养与父母的关系

当家长生气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也要深刻剖析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言语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成功的架站与父母的言行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最初的言行举止都是学自父母。

父母对于孩子的平日的说话措辞和语气都要注意,在不同的坏境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要用粗暴简单的呵斥或是命令自己的看法。

1、诚恳的语气

孩子两岁左右是独立意识最强的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渴望家长能够认同他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他们希望家长能够看到他们的成长,因此有时故意跟我们对着干。在这个时候,家长不能用蛮力让他们屈服,这会给他们一个错误的认知: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家长应该用诚恳友善的语气给他们指出错误,用宝宝可以接受的语言跟他们交流。

2、信任的语气

孩子非常期待父母的认可,特别是父母言语上的信任会让他们信心大增,有实验表明:同样一件事情,父母的语气不同,孩子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和最后的成就也大不相同。当孩子想学羽毛球时,您若用信赖的语气告诉他:宝宝,你一定能够打得很棒。这在无形中就可以为他们增加自信,让他们可以学得更好。反之用怀疑,挖苦的语气则会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让他们产生讨厌这项运动的情绪,一旦开始排斥,想学就困难了。

3、尊重的语气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应该受到家长的尊重,家长是教育者,但不是命令者。因此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有身份优越感,而应平等的对待他们。允许在某些地方跟自己唱反调,允许他们有犯错的时候,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应该及时给他们回应,不管最后是答应还是拒绝。采取漠视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

4、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当孩子捧着自己的作品过来询问妈妈的意见,其实就是想获得妈妈的肯定,这时候家长毫不吝啬的表扬他们“画技超群,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当孩子拥有快乐的体验,就会坚持下去。

总结:跟旧社会比起来的孩子相比,如今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照顾同时也有了很多束缚,家长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但是若以管家为主,处处体现痕迹深重的干涉,孩子所感受的是强制力而不是爱意,家长应该调整自己育儿方式,多点关心和理解。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2、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

3、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4、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原则

平等原则,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则,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交流原则,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自由原则,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统一原则,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榜样原则,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信任原则,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