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作为教师和爸爸妈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如何纠正孩子学习的坏习惯?
从出生开始,孩子的世界是一片空白的,需要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监督、教育,才能使孩子在各个方面更加优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进入上学阶段,不良坐姿等一些学习习惯就会突显,这时家长要及时观察并纠正,以免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兴趣造成影响,那么如何发现孩子不良学习习惯并及时纠正呢?
一、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1、写字姿势不正确
伏案写字姿势不正确是许多孩子的通病,所以从低年级起就要求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不要让孩子过早写字,因为孩子年龄小手也小,握笔的动作还不够灵活,写字时会用很大的力度,握笔离笔尖太近,眼睛自然离作业本近,长期这样就会导致近视等不良的影响。
2、课外书籍阅读太少
中国的家长都是希望首要的任务是学好课间内书本的内容,使孩子接触学生课外读物的机会减少,使孩子阅读面窄,对课外读物不感兴趣。比如优秀作文选或者丛书指导类等等,这和家长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3、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
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写作业时家长相陪,还有很多孩子都不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家长经常陪孩子学习,使其产生了依赖性,独立能力差。
4、学习效率不高
很多家长经常说孩子在作业上花很长的时间才写完,写完后不会主动地重新检查作业是否对或错,不仅写作业的速度慢,而且还没有效果。
二、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需要帮助孩子纠正和改掉这些不良学习习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找出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
平时孩子做错了,如果家长总是爱讲大道理,长时间孩子孩子听多了不仅厌烦还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反思,找出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原因,指出并加以指导改进,分阶段达成目标。
2、把握好改正坏习惯的时机
循序渐进,由近到远,当孩子的坏习惯一出现时,就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孩子慢慢改进,给孩子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能做到的。然后耐心等待孩子改正的结果,在孩子改正过程中,要适当表扬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3、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孩子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纽带,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和老师了解是最清楚的,所以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等。听取老师的建议,并积极配合,共同达到改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目的。
让孩子认识到坏习惯对学习的影响,陪孩子一起面对。
孩子学习拖拖拉拉是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如果孩子有这种学习表现,就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让他知道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孩子学习时,要及时提醒并督促。
好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个人问题上,所以从小家长多观察孩子做事的表现,及时要求其改正,不要让孩子过早写字,第一时间纠正其坐姿,一有不对就及时督促其改正。因为如果等孩子长期成形不良习惯再来责备已经太迟,所以要防患于未然。
三、孩子教育大误区
误区1:总想控制孩子
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导致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摆出家长的威严态度,企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控制的结果往往引来对抗。专家表示,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却并不考虑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就会生气、发怒,这样的行为示范,也将让孩子习得,成为他性格的阻碍。
误区2:看不得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的坏习惯或坏的行为,经常会包含好的因素在里面。”专家认为,孩子行为上的问题对于父母而言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接受和不接受之分。过于担心孩子的坏习惯或者行为,与对孩子放任自流、忽略孩子一样,都有可能使孩子的坏习惯趋于强化。
那么,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坏习惯呢?杜宇表示,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坏的行为背后好的因素,并善于利用这些好的因素,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体会多样的成功与自信,如此,一些所谓的坏习惯或坏行为就会化于无形。
误区3:给孩子“戴帽子”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后,给孩子扣上“爱撒谎”的“帽子”。其实家长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不仅孩子会撒谎,大人也常常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撒谎并不意味着品德不好了,可能只是孩子满足自己需要的策略不太合适。而如果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随意给孩子“戴帽子”,反而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容易强化孩子的这一行为。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给孩子‘戴帽子’与给成人‘戴帽子’的效果差距会很大。父母不能像要求成人一般要求孩子,但应像对成人一般的尊重孩子。”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