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纠正咬手指的习惯
2016-03-09阅读:930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如何纠正咬手指的习惯?生活中很多小孩都会咬手指父母都只是谩骂,可是训斥不能改变孩子的坏习惯,相反还会越来越严重,这些令家长非常头痛。下面小编为您解答如何纠正咬手指的习惯!

宝宝咬指甲的病症其实称咬指甲癖,其主要和紧张、忧虑有关。这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种常见的口瘾,具体来说是一种不能自控、经常、的动作。这种病症的临床表现就是宝宝无选择的咬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参差不齐而且非常短。多次地咬指甲,会使指甲游离缘变得粗糙,损伤手指的表皮,还会使指甲畸形,指甲缘的四周出血和,甚至发生甲周炎、甲沟炎等。咬指甲癖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仅使孩子受到别人的异样眼光,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要及时使用正确手段来矫正。

如何纠正咬手指的习惯_怎么纠正咬手指的习惯

一、一般疗法

家长们,尤其是喜欢大骂的家长,要认识到,打骂和惩罚经常是事倍功半的,这些会使病情加重。了解到这一点后,家长们要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积极寻找引起这种病症的因素,并及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定期帮孩子修剪指甲,防止表皮损伤、指甲感染。

二、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正面引导和行为限制。

正面引导,简单的讲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咬指甲的危害性,并且告诉孩子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改正错误。此外还要适当同时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发挥孩子的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发育。行为限制,就是家长在孩子咬指甲时阻止他,轻轻的将他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并用行为语言表示赞允,利用其他的东西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治疗咬指甲癖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光孩子要有改正的信息,家长们也要增加自信。可以采取孩子自我监督和父母监督相结合的方法。闲心只要坚持就能改正咬指甲这种坏习惯。

喜欢咬手指背后的秘密

一、从人格发展来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和手指“接触”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哺乳或吃奶瓶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哺乳不仅给孩子以营养,而且暖暖的乳汁,母亲温暖可以给孩子心理上的慰籍。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不能强制剥夺,也不要大惊小怪。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二、吸吮手指可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在孩子感到压力和紧张,牙齿不舒服,想感受一下吸吮手指滋味的情况下,都会吮吸手指。

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倒,受惊吓。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所以我们从小就掌握了抵御恐惧和焦虑的“良方”,但这种习惯,应该随着我们的成长慢慢“升级”,到了成年,我们慢慢不太会用吮吸手指或者咬手指的方式去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至于那些还在用“老方法”的人群,是在婴儿期没有被足够的满足,如:妈妈喂奶方式不当,看护人的强制制止等。这些都会导致这个咬手指或吮吸手指的习惯伴随我们。

三、从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成年人吮吸手指也是正常行为美国不少政治人物包括总统布什,在重要场合被注意到有吮拇指的表现,而这一做法还被美国学术界作为一种成人减压的方法推荐给政界。

其实,吮手指可以说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个自助行为。婴儿的这个时期还完全没有自我的界限,自身和外界不和谐的东西会让婴儿十分困惑不安,而吮手指的功能是如此强大,让婴儿感受到宁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适应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