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减压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偶尔生气为何有利健康
2015-12-10阅读:949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偶尔生气为何有利健康,一起来了解。在多数的平常的情况下,不应生气动怒,应保持好心情。但在特殊的时候和特殊问题面前,“偶尔生气一次也是好事”。偶尔生气有利心理健康,下面一起来了解。

愤怒是负面情绪,谁生气了,大家都劝他赶紧消气。然而,据美国“每日健康”网报道,生气也有“好坏”之分,适当生气有助于激活大脑,产生动力。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轻微生气对大脑的作用与某些积极情绪类似,能够激活大脑左侧的特定区域,促使人们产生心理动力,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预定目标,并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感。研究人员指出,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大多数人会感到气愤,从而“叫醒”大脑,激发保护欲。“激将法”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里的“生气”是一种健康的愤怒,其目的在于纠正情形,而不是摧毁或伤害他人。生气也要有度,如果“恼羞成怒”,后果则很可能不堪设想。

偶尔生气有利心理健康_偶尔生气为何有利健康

法国《健康》杂志最新一期的文章称:“发怒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若处理得当,它不但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帮助你应付各种问题。

发怒是人对某种需求、欲望、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而表达出来的不满。发怒经常被人误解,将它与敌视和暴力混为一谈。其实它是一种有益的和必要的情感流露。发怒提示我们:我们所期待或者保有的满意感遇到了障碍,它会发动整个机体的力量去战胜这种障碍。发怒还会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并让周围的人明白你的忍耐的底线,这样可以保卫自己的利益和价值。

发怒的自我表达往往与从小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也有释放怒气的机会。还要教他们学会控制发怒,这不意味着对不满意不做任何反应,而是找到取代发怒而又能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控制发怒并不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因为它会慢慢地自动消失。

但如果经常和持续发怒不仅会对身体构成真正威胁,其人际关系的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的发怒将导致人的心、脑等内脏器官受到破坏。他们还指出,缺乏自信的人最容易发怒。

专家们建议,当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钻牛角尖”,要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同时,拿出点时间,冷静地想想这样是否值得。

一般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生活中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满意,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闹情绪,是很不好的。它不仅消耗精力,影响身心健康,还说明你能力不够,少谋寡断,不善于处理问题,不能把事情办好。然而,我们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态度,都不能一成不变绝对化,“生气”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说,在多数的平常的情况下,不应生气动怒,应保持好心情。但在特殊的时候和特殊问题面前,“偶尔生气一次也是好事”。

先说说“偶尔生气对健康的好处”。在福州仓山阳光新村,有一位92岁的高龄老人名叫陈志明。老人家至今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身体很好,原因是除了婚姻美满、老伴体贴外,就是他自己善于养生。陈老的女儿介绍,“父亲很少与人脸红,但是偶尔也会发发火。”对于“生气”,陈老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每个人对事情总有自己的观点,有时对家长里短产生一些不满也是正常的。所以“偶尔生气一次也是好事”,这样就可以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释放一下心中的郁闷,身心轻松不少。当然,经常生气则会伤肝损肺,对身体有害。就是说,任何事情过度了都是不好的。

再说说“偶尔生气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挥”。俗话讲“愤怒出诗人”。气出来的《陋室铭》就是一个例证。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81个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毫写成的。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省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了朝野。

“偶尔生气”,就是要少生气,不能多生气,更不能常生气。但怒不可遏的时候,该生气就生气。生气要从效果出发,有利于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有利于把事情办好,并能带来身体的健康的话,那就发发火,在“度”的范围内生生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