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心理学家推断校园暴力祸起家庭暴力
2011-04-24阅读:10120 学员编辑 收藏

伴随着校园不断有伤害事件的发生,校园暴力正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1999年3月,北京一所私立中学的16岁学生张某被同校学生董某踢碎睾丸,不堪羞辱,自杀身亡;2000年1月,西安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少女侮辱少女案,女学生张某被同班女生李某等扒光衣服,惨遭蹂躏数小时。王加绵指出,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剖析众多的校园暴力案例,王加绵一针见血地指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害群之马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也是需要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

学校对于校园暴力有无法推脱的责任。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王加绵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成才点。

在校园暴力的滋生过程中,社会不良影响扮演了帮凶角色。王加绵说,从打打杀杀的电视动画片到黑社会称王称霸的电视镜头,从纪实文学的杂志到追求轰动性新闻的报纸,都曾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留下不良纪录,为他们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更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制止校园暴力已迫在眉睫,仅仅依靠批评-处罚-送工读学校-进少管所的传统方法很难奏效。惟有综合治理才能对校园暴力手到病除。王加绵建议要动员社会力量办家长学校,系统地向家长传授青少年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知识、科学教育的技巧等,避免孩子们的心灵从小受到压抑与伤害。

此外,还应构建市、县、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每一所学校都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设心理辅导教师,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文化宣传及出版部门的人士也应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少一点向钱看,把社会公德作为自己行为的底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