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
2015-03-20阅读:9833 学员编辑 收藏

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

心理学实验:痛苦来自于损失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中有两大“定律”


先看这样一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你损失2000元,50%可能你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选择B,这说明人是风险偏好的。

可是,细想一下你会发现,一和二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以赢得2000元为期待,那么,“一”中的A——肯定赢1000元,也就意味着肯定损失1000元;“一“中的B——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不损失钱;50%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损失2000元。可是,明明同样的选项,因为表述不同,大家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于是,这就得出了前景理论中的第一大定律: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

再看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著名实验: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显然,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现在来看另外一种描述,有两种方案,X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Y方案有1/3 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Y。

而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可见,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另一大“定律”: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不妨让员工“痛”一点


为什么传统的答题竞赛类节目因为有丰厚大奖的吸引,而异常火爆?为什么越是损失较大的股民,就更爱冒险?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临风险决策时,对于稳定的收益通常会选择规避风险,比如在答题类节目中,大多数参赛者的战术是见好就收,不会刻意贪图终极大奖。而在面临损失时,人又会选择冒险试试,“没准还成功了呢”?就像被套牢的股民,总有冒险再搏一次的冲动和行动。

实验显示,人对于损失比获得更敏感,就像人们常有的心态:如果没有机会,还不至于太过痛苦,但如果机会来了,自己却没有抓住,才真真叫人懊恼得肝肠寸断。正如人们常说:最痛苦的事情是与幸福擦肩而过。

那么,企业管理者可以怎样借鉴,并激励好自己的团队呢?

首先,不要过度承诺。为激励员工达成目标,承诺固然是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如果过度滥用,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产生负效应——当管理者兑现承诺时,员工已经毫无惊喜,认为这完全是理所当然。而如果管理者没有兑现或兑现不到位,员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只会加剧痛苦感和愤怒情绪。这种激励的不到位,比不激励的效果还要差——因为,“损失”更让人记忆犹新。

其次,给目标设置风险。在团队中,目标设置的巧妙,将决定激励的效果。比如,有两个方案,方案A是服务于老客户,肯定盈利200万元,方案B是服务于新客户,有50%的可能性盈利4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