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编者按:心理专家揭示,网络谣言盛传是自我保护。网络时代,为何大家都“爱”听谣言?心理科专家表示,网友对谣言的“从众”态度,从心理上分析,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
这两天,在微博上,一则视频被广为传播,内容就是抨击最近这两年的一个个网络谣言事件。
而视频内容则直指现在微博上被人反复提及的“谣言”问题。从之前的“抢盐风波”,到最近热门的“泰坦尼克号删节”事件,全部“中枪”。微博发布后被网友转发上万次。
小编编者按:心理专家揭示,网络谣言盛传是自我保护。网络时代,为何大家都“爱”听谣言?心理科专家表示,网友对谣言的“从众”态度,从心理上分析,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
不自觉听信因为自我保护心态
为何人们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听信谣言、传播谣言?对于这种现象,南京鼓楼医院心理科专家杨海龙告诉记者,“其实这可能和人类的一些自我保护本能有关。”
杨海龙分析,就拿微博上广为流传的谣言来说,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负面消息,例如前不久风传的“隐翅虫导致皮肤严重溃烂”这样的内容,就是长久不衰的谣言来源。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轻信和传播这样的消息呢?这是因为我们本能要通过获取这样的危险信号并加以回避,让自己能够活下去。
“其实人类的危机意识,是人类能够存活下来的重要因素,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人们对于负面的、有威险性的新闻,必然高度关注。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在遭遇类似危机时,最快做出反应,回避或者正确处理,来保证自己的平安。从这点上来说,人类的这种自我保护心态本身是好的。”
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心态,也使得以负面消息为主的谣言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小编温馨提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在由于竞争加剧、压力增加,许多人都处于一种或轻或重的焦虑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安全感,人们会更容易倾向于选择关注负面消息,并更容易相信这些消息的真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