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伤不起感叹号是渴望认同而咆哮的炫耀
2015-04-20阅读:9105 学员编辑 收藏

经验说:对自己专业的职业倦怠导致了最近的“伤不起”,行行有本难念的经。实验说:“伤不起”不过是社会认同过程中对自己所在群体的积极评价而已。

桑不起!桑不起!!桑不起!!!

咆哮体像伊波拉病毒一样飞速蔓延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一刻被景涛灵魂附体,从此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再是一个人!!!有木有!!!

一夜之间网络上“咆哮体”铺天盖地。各行各业的人们信手拈来地堆砌着大量的专业术语,丧心病狂地高呼着:“尼玛神马都是浮云啊!!!有木有!!!”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还没回过味儿来时,就已经有读懂了“黑话”的业内人士云集响应,纷纷表示“学XX的我们就是桑不起!!!有木有!!!”

同类带来认同感

社会认同理论最初是一个群体心理学概念,被用来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所谓“种族中心主义”就是群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杰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群体成员这一身份带给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意义”。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往往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通过强调和夸大自己群体与他人的差异,使得群体内相似度最高而群体间差异最大,由此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生来就有一种和其他事物建立联系的需求——通过理解世界来理解自己。因此,个体获取社会认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少自己的主观不确定性(包括“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哲学问题)。

谁令我们产生社会认同?

什么样的人可以减少我们的不确定性,产生社会认同呢?或许随便什么人都可以。

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著名的“罗伯斯山洞实验“可以验证这一点。他召集了一些之前互不相识的小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并分别组织夏令营。活动地点都位于罗伯斯山洞附近,但孩子们彼此并不知道另一群人的存在。在大家给自己的队伍选好领袖起好队名甚至还设计了一个队徽之后,“邪恶”的研究者让这些悲催的小学生在执行相同任务的过程中见面了……

几乎是自动自发的,两队人马从一见面便开始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随后这种敌对情绪愈演愈烈,险些大打出手。于是研究者立即终止了实验,并组织两队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不久之后,塔杰菲尔等人在成年人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莫名的“排外”情绪。他们同样召集了一批互不相识的成年人并随机把他们分成两组,而后不给他们任何彼此熟悉的机会,就让这些人互相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不出意外,虽然仅仅是进行了一次毫无意义的分组,但即使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面对与自己同组的陌生人时都给出了比非同组更好的评价。这个“最简群体研究范式”后来在群体行为实验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来,来,我们一起“伤不起”

在此基础上,出生于中国昆明的著名政治学家班纳迪克•安德森在 1983 年的著作《想象的社区》中指出,很多人仅仅是在知道他人和自己使用相同品牌的商品后,便对那些人有了更好的印象,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人和自己同属于一个并不存在的假想群体。

反观现在的“伤不起”中诸如Heisenberg代数(数学)、异常丙种球蛋白血(医学)、刺破公司面纱(法律)、俄底浦斯生殖器期(心理学)之类的令人发指的专业概念,果壳心事鉴定员认为,它们显然比一个纯粹“意淫“出来的虚幻群体要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这种疑似“从众”的心理倾向,让所有人都紧密团结在自己所属的群体周围,并纷纷表示“你们那个苦闷程度根本不算什么,我们这个领域才是真正的伤不起啊,不信的话我给你咆哮一会儿”!

所以对于大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来说,本来只是本着凑热闹的娱乐精神来丰富业余生活,却意外地收获了社会认同感,成为一个小众团体的一部分,还顺便提升了自尊,真是一举多得。

是真的“伤不起”还是炫耀?

但事实上,只有学心理的人才真正伤不起。因为即使是从这么简单纯洁的网络流行语里,心理学家们也隐隐嗅到了被压抑的邪恶潜意识的味道。

告诉我,你从上面这句话中是看到了炫耀还是找到了同伴?

其实,社会认同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而具体手段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抬高自己打压他人,赤裸裸地走“阶级斗争”的路线。有理由相信,那些表面上看似很受伤的咆哮帝们,说不定内心深处正因为自己所在领域的诸多独特优势而暗自得意。那些看似被称为“万恶之源”的高深莫测的概念和理论,说不定恰恰是这些专业人士欲迎还拒的隐晦炫耀。

作为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很可能那个安慰你“挂科算什么”的人最后都默默拿了奖学金;那个夸你“肥嘟嘟的脸好可爱”的人最后都瘦成了万人迷;那个在你面前说自己前途渺茫的人最后都身家过亿;只有你在满床的薯片袋和电脑荧光照射下淬炼成一顶傻帽。

一边咆哮着“尼玛我就是桑不起”,一边又用行动一再证明显然自己是伤得起的。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行为:就是傲娇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