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饮食进行补养 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2015-10-10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很早就提出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它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并根据身体需要……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很早就提出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它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并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适当饮食进行补养,以保证身体健康,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内科病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陈根成

记者朱志安通讯员边江红

五味有忌

五味虽有所宜,但亦有所忌,故《五枢·五味篇》有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根据具体病情不同,其所禁忌的食物也不相同。如《腹中论》曰:“热中,消中,不可高梁、芳草、石药。”指出有内热、消渴(即糖尿病)的病人,不可以食用肥甘油腻的食物,也不能用芳香类和金石类的药物治疗,否则加剧内热及消渴。

陈根成说,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肥甘厚味、油腻为多,图一时嘴的痛快,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消渴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所以必须强调,饮食合理搭配,有素有荤,优势互补,营养全面,才能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

五味损益

陈根成教授在其新近出版的专著《命门精解与临床应用》一书中对于“药养”如下论述,可资借鉴。遵从《黄帝内经》,将五味损益简述于下。

酸:酸味能收能涩,山萸肉为其代表。过食酸,则使气道闭塞、小筋缩、大筋挛,酸留于中下二焦,气不能上下,中病倒酸痞痛。

咸:咸味耗津液,故咸令人善渴。淡咸之味可促使肾阳蒸发津液,故曰“咸入肾”,补肾之汤中可稍加盐使味微咸,肾药如杜仲等也宜盐制。过咸使血浓涩,又“心主血”,故心缓血涩不宜咸。

辛:韭、蒜、葱之辛善留上焦,熏于肺道,故曰“辛走肺”;姜、桂、麻黄之辛则善合卫气,行走肌肤经脉,使人发热、汗出,见唇红而外翻,故曰“辛走气”。过食辛则伤气,使气乱而亢,宜甘缓。

苦:苦味所走,酸、咸、辛甘味皆不能胜,但服之能静火宁心,除烦减欲,又能降气燥湿祛痰,故曰“肺宜苦”。故晨起脾胃未醒不宜食苦,脾胃虚弱不宜常服苦药,气虚血亏不宜过苦。

甘: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性柔弱而润,胃肠最喜,津液足、营卫盛,则肉满体壮、毛美肤润,故曰“甘入脾”。过食甘,使脾胃柔弱,脂浊留腑,伤于饮食。

五味所入

谷肉果菜,各有其味,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作用。《灵枢·五味篇》有言:“五谷:■(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这段文字指出了五谷、五畜、五菜分别具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味”,并相应有其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