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止咳中医外治法 操作简便效果好
2015-11-05阅读:932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冬季多发。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冬季多发。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绍,在中医临床上,有不少外治法止咳效果很好,且操作简便。

热水袋敷背 人体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主一身阳气,热敷背部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咳嗽症状。

当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咳嗽,伴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怕冷等症状时,可将热水袋灌满热水,外包一层薄毛巾,敷在背部,重点热敷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热盐姜丝熨两胁、肚脐 把盐和姜丝一起炒热后,敷在两胁或肚脐处,有温肺止咳之效。具体做法是:取粗盐200克,生姜100克切丝,一起炒热后倒在干毛巾或厚纱布上,趁热放在两胁和肚脐部位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可耐受为度,持续3~5分钟。每天1次,睡前使用,对风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中药水煎剂泡脚 咳嗽伴有咽喉肿痛、痰液黏黄、流黄涕、口渴喜饮等风热症状时,可试试中药水剂泡脚。做法是:取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水煎好后,倒在一个木制的脚盆里,进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3~5天。上述中药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缓解咳嗽及咽喉不适等症状。

蒜姜泥外敷涌泉穴 如果不能判断到底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可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止咳。具体方法是:取大蒜一瓣和两倍于大蒜量的生姜,混合捣烂成泥,捏成饼状,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底涌泉穴,再以胶布固定,每次两个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均有很好的疗效。由于这个外治方刺激性较大,成人适宜,儿童需遵医嘱。

刮痧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暴露肩背部皮肤,操作者先在患者的肩背部均匀涂抹刮痧剂或麻油,依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用泻法(力量重,速度快)或平补平泻手法(力量、速度适中)于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垂直刮拭(注意避开脊柱),刮至皮肤红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部位,不要强求出痧。对于出现大量的痧斑甚至出现紫黑痧斑的部位,可用泻法重点刮拭,但不可刮破皮肤,时间为10分钟左右。刮拭结束后,注意保暖,喝一些温开水,平卧休息10~20分钟。

拔罐 拔罐通过对皮肤和肌肉的物理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驱寒止痛。

拔罐的穴位有大椎穴(位于人体第7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可以在后颈部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即是此穴)、风门穴(大椎穴向下移两个骨节,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处)和肺俞穴,每次治疗15分钟,对于风寒咳嗽治疗效果最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