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带下病治疗以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2016-04-13阅读:909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中医分型为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治疗上以健……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中医分型为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治疗上以健脾除湿、温肾止带及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一、脾肾阳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或黏稠无臭味,淋漓不断,神倦肢重,食少便溏,面色晦黯,腰酸痛,小腹冷感,小便频数,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缓。

治则:健脾除湿,温肾止带。

处方:山药、白术、苍术、自芍、柴胡、车前子、菟丝子、泽泻、茯苓各10 克,荆芥穗、甘草各6克。

加减: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加金樱子、芡实、龙骨、乌贼等以固涩止带;寒凝腹痛者加香附、艾叶以温经止痛。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湿热蕴结型:症见带下节多,色黄或白,或赤白相兼,或如脓样,或如豆腐渣样,质黏腻,气味秽臭,或阴痒,阴中灼热不适,脘闷,食欲小振,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

处方:山药、车前子、白果、芡实、黄柏、泽泻、茯苓各10克,板蓝根、紫花地丁、败酱草各15克,蒲公英、连翘、半枝莲、薏苡仁各12克。

加减:如伴阴痒者加土茯苓、白花蛇舌草以解毒止痒。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杨成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