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妇女经行腹痛 填脐疗法
2016-04-28阅读:930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填脐疗法对女子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中成药脐疗方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中华跌打丸:每于经前3~5天,取本品1~2粒,研为细末,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清凉油:取本品(云南白药酊、风油精、正红花油、麝香风湿油、复方丹参液等也可)适量,外搽肚脐处,或取棉球1个,用本品浸透,外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固定,每日2次,并时时用热水袋热熨。连续3~5天。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

中草药脐疗方

肉姜茴香糊:肉桂、干姜、茴香各15克。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毒纱布1块,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痛经可愈。可温经散寒止痛。

萸桂枝糊:细辛1份,吴萸5份,桂枝2份。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加食盐少许,外敷脐孔,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温肾散寒止痛。

盐姜熨脐方:青盐、生姜、葱白、桂皮、陈醋各适量。将上药择净,炒热布包敷脐,胶布固定,可用热水袋助温,每日1~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3~5天。可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