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暑了怎么办 中医方法缓解
2016-05-16阅读:918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中医认为,暑为夏季之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容易耗气伤津。暑热之邪入侵人体后,会导致津液受损,引发中暑症状,轻则头晕、眼花、恶……

中医认为,暑为夏季之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容易耗气伤津。暑热之邪入侵人体后,会导致津液受损,引发中暑症状,轻则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出冷汗、面色苍白等,重者可发生抽搐或突然晕倒,甚至引发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中暑,除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外,还可采用以下中医方法缓解。

针灸

对于轻症中暑者,可用药油按摩太阳穴;胸口不适者,可指掐内关穴(前臂正中,腕上横纹2寸),还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温开水、糖开水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解暑。

对于重症中暑晕厥者,可用指甲刺激人中(鼻唇中间上1/3处)、百会(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委中(腘横纹中点)、十宣(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等穴。指掐或针刺这些穴位时力度要大,采用强刺激,每穴各按1分钟左右,可促患者苏醒。

辨证论治

1、暑入阳明 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汗多口渴,苔黄燥,脉洪数,治宜清暑泄热,方用白虎汤加减。方药:生石膏、芦根、西瓜翠衣各30克,知母、甘草、粳米各10克,水煎服。

2、暑伤津气 症见发热心烦、自汗口渴、神疲倦怠,苔少,脉虚无力,治宜清暑泄热、生津益气,方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方药:西瓜翠衣30克,西洋参、石斛、麦冬、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各10克,黄连6克,水煎服。

3、津气欲脱 突然发热骤降、大汗不止、心烦口渴、精神倦怠,脉虚无力,治宜益气生津固脱,方用生脉散加减。方药:人参、五味子、石斛、粳米各10克,西瓜翠衣、麦冬各30克,水煎服。

4、暑热动风 症见发热、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神昏不醒,脉弦数,治宜清暑泄热、平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方药:羚羊角粉1.5克(冲服),钩藤、桑叶、菊花、生白芍、生甘草各10克,川贝6克,鲜生地30克,水煎服。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兴臣“凉开三宝”

,即紫雪丹(散)、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三方均有清热开窍之功,均可治疗热闭心包之症。其中,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至宝丹长于开窍醒神、化浊辟秽,紫雪丹清热解毒之力不及安宫牛黄丸,开窍之力逊于至宝丹,但长于熄风止痉。

对中暑者,如见高热神昏、呼吸短促、面赤肢冷、牙关紧闭,以及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等证,宜用安宫牛黄丸;如见高热神昏、抽搐不止、烦躁不安等证,宜用至宝丹;如见高热不退、寒战、痰壅便闭、肢体麻痹等证,宜选紫雪丹。

服用“凉开三宝”时,可嚼碎后吞服,也可用温开水化服,成人每次1丸,3岁以内者每次1/4丸,3岁以上每次1/2丸;对于重症昏迷者,可鼻饲,或以化开的药水滴舌,每小时1次。

相关链接

几款夏季清凉饮料

1、盐茶饮 绿茶10克,食盐2克,泡茶饮用。能生津解渴、清热除烦。

2、双花白菊饮 金银花、白菊花各10克,用沸水冲泡,加白糖3-5克,作饮料服,可清热解毒。

3、玉米须茶 取玉米须20克,沸水冲泡饮用,有通便利尿的作用。

4、五味枸杞饮 取五味子(纱布包好)、枸杞子各50克,入砂锅中加水1500毫升,小火煎30分钟,去渣后加白糖20克分次饮用,有健脾胃、补肝肾、生津止渴的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