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阴暑”的预防“阴暑”与“阳暑”的区别
2016-05-16阅读:916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夏季高温时,许多人喜欢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由于白天依旧较热,就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在夏秋交替的季节,晚上的气……

夏季高温时,许多人喜欢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由于白天依旧较热,就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在夏秋交替的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这样一来,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很容易感冒,这种感冒,就是中医所谓中了“阴暑”。

引发“阴暑”的原因

“在暑湿季节,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肌肤和脾胃而引发‘阴暑’。”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袁晓明说:“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体毛孔张开、腠理疏松,人们在睡眠或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长时间处于低温阴冷的环境之中,或是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洗头冲凉,亦或是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饮,或睡眠时被电扇、空调强风对吹等等,均可使外邪有机可趁,使人中‘阴暑’。”

他还介绍,伤“阴暑”的主要表现为肢体困倦、身重疼痛、头晕恶心、舌苔厚腻、脉濡数等,且具有伤精耗气、损伤脾胃、病势缠绵的特点。

“阴暑”与“阳暑”的区别

长夏季节,不少人容易中暑。有些人会问,没有在烈日下暴晒,怎么也会中暑?绵阳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敬全明表示,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多因长时间在太阳暴晒或高热环境下劳作、运动等原因造成,表现为头晕、口渴、大汗、面色发红、体温升高;“阴暑”是因贪凉冷饮、露宿或长期呆在低温的环境里等原因造成,表现为恶心、乏力、没食欲、大便稀、舌苔腻等。

“阴暑”的预防

为了预防“阴暑”,袁晓明建议:不要贪凉露宿和贪凉饮冷;使用空调和电风扇时注意风速不宜过大,且不要对人直吹;出汗过多时不要骤然降温;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可适当饮用一些果汁或淡盐水补充水分;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同时,如出现了“阴暑”症状,还是应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