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贫血发热临床辨证中医验方
2016-05-18阅读:914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患者安某某,男,55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弓背而行,面色萎黄,眼睑、爪甲及牙龈苍白,衣着厚重。舌淡苔黄腻,舌下脉……

患者安某某,男,55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弓背而行,面色萎黄,眼睑、爪甲及牙龈苍白,衣着厚重。舌淡苔黄腻,舌下脉络(+)。患者自诉近一月来,时常发热,体温最高达41℃。遂至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入院治疗,入院已一周有余,但疗效欠佳,现患者仍痰多,且咳痰不利,重度乏力,动则气喘,心慌、心悸,舌色淡,苔黄厚,舌下脉络迂曲,脉数。

理化检查:X线胸片示:右肺间质性纤维化;双肺弥漫性肺气肿。血象、骨髓象示贫血伴血小板减少性骨髓象。

分析:患者贫血貌,一月来,反复发热,痰多,咳吐不利,咳痰后不发热,结合理化检查,王道坤教授辨证为:邪居少阳、浊痰停肺,瘀而发热,治当和解少阳、逐瘀化痰兼以扶正。方药予以小柴胡汤合千金苇茎汤、生脉饮加味。

处方:柴胡18克,黄芩12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干姜6克,芦根15克,桃仁12克,生薏苡仁30克,莱菔子15克,白芥子12克,紫苏子12克,陈皮12克,川军3克,枳实12克,炙甘草10克,生晒参(对入)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3剂,水煎服。

患者入夜即烧起,21时服药一次,热势减退,当夜即安卧,次日晨起续服一次,白天热起,仅行物理降温,体温便恢复正常。

2011年3月30日复诊:患者服药3剂,病势较前大为好转,心慌、心悸之症亦获缓解,舌苔转为薄黄。体温检测最高时为38.5℃,自诉咳痰通利则不发热,咳痰不利则自感发热。遂在原方基础上增黄芩为15克,生薏米为50克,生晒参为15克,加用生石膏4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回访家属,此后患者住院仅内服中药汤药,再未行输血及其他特殊治疗,发热止,饮食、睡眠均好转,一周后出院,回家调养。

按王道坤教授时常强调:临床辨证,始终要贯穿抓主证的思想,要用中医思维去认识疾病,用中医的独特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被西医的“病名”所牵绊。该例患者,典型的贫血貌,且经权威西医医院确诊为贫血,理化检查示右肺间质性纤维化;双肺弥漫性肺气肿。反复发热一月余,西医抗生素治疗妄效,考虑输血治疗,但病人处于发热病态,属输血之禁忌!西医技止于此,转求中医治疗。该患发热当属外感而发,病人痰多,咳吐不利,自述咳痰后不发热,不咳痰则热,其病位在肺,浊痰停肺,瘀而发热;反复发热近一月,寒热往来,六经辨证,属仍邪居少阳。故方药选用和解少阳之经方——小柴胡汤;化痰除浊方选千金苇茎汤合用三子养亲汤以增其力;患者贫血,本气虚血弱,加之发热足月,气津两伤,酌情选用生脉饮益气生津以扶正。肺与大肠相表里,加用川军、枳实为取承气之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