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冬季需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
2016-05-18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初冬的一天,气温陡降。吃完晚饭后,孙老师一家人便开了取暖器,围坐在旁其乐融融地说着话,看着电视。半个小时后,女儿忽然闻到了一……

初冬的一天,气温陡降。吃完晚饭后,孙老师一家人便开了取暖器,围坐在旁其乐融融地说着话,看着电视。半个小时后,女儿忽然闻到了一股焦味,四处一看,离取暖器最近的孙老师,袜子已经被烤糊了,脚部皮肤也开始变黑,可是孙老师竟全然不知!一家人赶紧将孙老师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糖尿病多年的孙老师患了糖尿病足,双脚已经完全没有痛感。

孙老师是典型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病变,其感觉神经受了损伤,脚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既感觉不到温度,也感觉不到痛,所以很容易发生肢体伤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威胁着糖尿病患者双腿的健康,甚至有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的风险。据统计,约15%~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其中33%会因下肢缺血坏死而面临截肢。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或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的老年人是糖尿病足重点“攻击”的对象。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冬季做好双脚的防护工作最关键。

入秋冬后,气温逐渐降低,中老年人要警惕“老寒腿”症状,这可能是某些患者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门诊发现,一些中老年人出现了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沉、腿酸、腿痛,休息后有所缓解的症状,即间歇性跛行;还有人在夜间出现脚冷、脚痛等症状。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极有可能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

糖尿病足也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病,所以北方的发病率较高。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经常在冬天出现足部溃烂、肢端红肿,甚至变黑、坏疽等恶化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因此,糖尿病人一旦感觉到下肢麻木、刺痛、脚底下有踩棉花感,以及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发暗、色素沉着、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就要想到自己是否患糖尿病足了。另外,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需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好血糖。

2.每天晚上检查足部及趾间有无水疱,有否擦伤及皮肤破损;保持足部干燥。

3.脚上长了鸡眼、老茧,千万不要自行处理,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4.鞋袜要柔软合适,不宜过紧、过硬,最好多选几双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以穿上用于脚部保暖;不宜远距离步行,以免足部磨损。

5.冬季糖尿病患者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为下肢或脚部取暖时,若温度过高而下肢的感觉神经麻痹,极易导致烫伤,一定要多注意。

6.平时注意抬高患肢,尤其是睡眠时更应注意下肢体位,确保下肢血液运行畅通无阻,有利于下肢代谢产物的及时排除。

7.不要采用交叉盘腿式或一下肢压在另一下肢上的坐姿,这样容易影响被压下肢的血液循环。

8.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消除一切诱因与隐患。

9.经常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一旦出现足部破溃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延误病情可能会导致截肢。(钱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