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弱型
症状
孕后呕不能食,胸满腹胀;平素体弱,精神倦怠,大便溏泻;舌淡口和,苔白,脉滑无力。
治法
和中健胃,降逆止呕,六君子汤主之(《和剂局方》)。
方药
党参15克,茯神12克,白术9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
加减法
兼气滞的胸脘饱闷,时欲嗳气作呕者,去甘草,加南藿香6克,木香3克,砂仁4.5克。
服法
水煎服。
兼寒者,妊娠初期,得食则呕,吐后即止,中脘作痛,舌淡苔白滑。脉寸滑关濡。宜温中止呕,人参丁香散主之(《济阴纲目》)。
方药
党参(原用人参)9克,公丁香1.2克,南藿香6克。
加减法
腹痛者,加蕲艾6克;呕甚者,加淡干姜15克,茯苓9克。
服法
水煎服,一日3次。
2.痰滞型
症状
妊娠初期,呕吐痰涎;头晕心烦,胸满不思食,膈间有水,心悸气促;舌质淡,苔白腻,脉弦而滑。
治法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加味二陈汤主之(自制方)。
方药
陈皮6克,法半夏4.5克,茯苓9克,甘草1.5克,茅苍术3克,枳壳6克,生姜1片。
加减法
气虚,曾经有过流产史者,去枳壳,加续断9克,党参12克,蕲艾9克,砂仁3克。
服法
水煎服。
痰郁化热者,口干而苦,烦热愦闷,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宜清热化痰,芩连半复竹茹汤主之(自制方)。
方药
黄芩6克,黄连3克,法半夏6克,竹茹9克,龙且哆菩 13克,旋覆花4.5克,枳壳6克。
加减法
气滞胸胀,时欲嗳气者,加木香6克。
服法
水煎,温服。
3.胎气上逆型
症状
妊娠呕吐清水或酸水;头胀眩晕,心胸愦闷,起坐不安,时时暖气,饮食减少;苔薄白,脉滑。
治法
和胃降逆,顺气平呕,六君子汤主之(《和剂局方》)。
方药
党参15克,茯神12克,白术9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
(1)偏寒者,口中淡腻,胸脘满闷,神疲,怠惰踡卧,苔白腻,脉濡或缓。宜顺气降逆,加减半夏茯苓汤主之(自制方)o
方药
法半夏6克,茯苓9克,广陈皮6克,砂仁1.5克,厚朴花6克,木香4.5克,炒蕲艾6克。
服法
水煎,温服
(2)偏热者,口苦而干,面色红润,心烦嘈杂,恶闻食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宜清热降逆,加味栀豉汤主之(自制方)。
方药
山栀仁9克,香豉4.5克,枳壳4.5克,竹茹9克,法半夏4.5克,木香6克,黄连1..5克,苏叶2.1克。
服法,
水煎服,
(3)兼见肾虚者,妊娠期中,腰酸无力,精神疲乏,饮食减少,食后即呕;小便频数量多;舌淡口和,苔薄白,脉寸滑尺弱。宜温肾纳气,降逆和胃,温肾降逆汤主之(自制方)o
方药
杜仲12克,续断9克,菟丝子9克,桑寄生15克,炒蕲艾9克,广陈皮6克,砂仁3克,法半夏6克。
服法
水煎服
上述恶阻诸证,如兼见呃逆者,务宜注意,恐气逆不降,引起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处方时须随症化裁。气不虚者,加旋覆花6克,赭石9克;内热者,加枇杷叶15克,柿蒂6克;肾虚者,加干刀豆1片,烧灰存性冲服;寒证者,加丁香1.5克。